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芷丸

白芷丸

《医统》卷七十三: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七十三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上锉,以萝卜汁浸,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以茶清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

《寿亲养老》卷四: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1两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气虚头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饥不饱时清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引经之药;石斛气味甘平微咸,入肝脾肾三经;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五味子气味酸咸温,入肾;厚朴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肉桂气味辛甘热,入肝;防风气味辛甘平,入手足太阳;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甘草气味甘平,入脾,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陈皮气味辛平微温,入脾胃;白术气味甘温,入手足太阴。此治气虚头晕之方也。诸经络皆有赖于中土,故守中之药居多,中宫气旺,则辛热之品得各行其志,而病情中矣。

摘录《寿亲养老》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3两,芎藭2两,天南星(水煮)2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藿香叶1两,菊花3分,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并叶)1两,当归(切,焙)2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洗)1两,茺蔚子2两,熟干地黄2两半,蕤仁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肾虚风,多泪渐昏,及生翳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末、葱白

制法捣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风寒流涕。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送下。仍以白芷末,姜汁调,涂太阳穴,乃食热葱粥取汗。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千金》卷四: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5两,干地黄4两,续断3两,干姜3两,当归3两,阿胶3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4-5次。无当归,芎藭代,入蒲黄1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摘录《千金》卷四

普济方》卷三九三:白芷丸

药方名称白芷丸

处方白芷半两,槟榔1个,青橘皮1分(去白),巴豆4粒(炮,去皮,出油)。

制法上为末,同研,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消乳食。主小儿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三

猜你喜欢

  • 加味冲和汤

    药方名称加味冲和汤处方紫苏叶1钱半,干葛1钱,前胡1钱,桔梗1钱,枳壳1钱,橘红1钱,半夏1钱,茯苓1钱,黄连1钱,人参5分,木香5分,甘草5分,蓬术7分。功能主治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用

  • 茴香橘核丸

    《中国药典》:茴香橘核丸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处方小茴香(盐炒)40g 八角茴香40g橘核(盐炒)40g荔枝核80g补骨脂(盐炒)20g肉桂16g川楝子80g延胡索(醋制)40g莪术(醋制)20g木香20

  • 小建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建中汤药方名称小建中汤处方芍药(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二钱) 胶饴(一鸡子黄大)功能主治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自汗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

  • 大提药方

    药方名称大提药方处方雄黄1钱,藤黄1钱,麝香1钱,朱砂3分,蓖麻肉3钱,红升丹1钱5分。功能主治对口、发背、恶疽初起。用法用量先将蓖麻研如泥,后和各药研烂,用瓶封贮,勿令泄气。同时围敷患处,4-5日即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沧青散

    药方名称沧青散处方沧盐4钱(炒焦),青黛半钱(一方去黛,加雄黄半钱,红豆半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牙疼甚,不可忍。用法用量疼边鼻(口畜)少许。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

  • 橘核散

    《丹溪心法》卷四:橘核散药方名称橘核散处方橘核桃仁栀子川乌(细切、炒)吴茱萸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除湿热,止疼痛。治肝经湿热所致的疝气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明医指掌》卷六:橘核散

  • 草节汤

    药方名称草节汤处方胡黄连半两,绵姜1两(炮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下泻。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食前草节汤调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矾脂散

    药方名称矾脂散处方白矾(熬令汁枯)1分,松脂1分,木香1分,花烟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聤耳,脓水不绝。用法用量每用绵拭脓后,满耳填药。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 枇杷膏

    药方名称枇杷膏处方枇杷叶56片(新鲜者更佳,洗净毛),大梨2个(深脐者佳,去皮心,切片),白蜜半钟(先熬,滴水成珠,大便干燥者多加;大便溏泻者不用,以白糖代之),大枣半斤(或黑枣、徽枣皆可),建莲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