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血丸

生血丸

药方名称生血丸

处方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附子面

    药方名称附子面处方附子1只(炮令熟,去皮尖)。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面4两,一处筛过,然后用姜汁入汤搜和,打成棋子面,分作2服,煮熟,以鸡羊之类为汁,面随多少食。注意不可用猪肉汁。摘录《

  • 劳淋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劳淋汤药方名称劳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90克知母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生杭芍9克功能主治治劳淋。因劳力、劳心或房劳过度,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

  • 鳜胆煎

    药方名称鳜胆煎别名鳜鱼酒处方鳜鱼胆(唯腊月收者最佳)。制法腊月取,挂于北檐下阴干。功能主治一切骨鲠或竹木刺喉中不下。用法用量鳜鱼酒(《鸡峰》卷二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大温脾汤

    药方名称大温脾汤处方黄芩1两,人参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甘草(炙)2两,干姜2两,大黄2两,厚朴(炙)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脾胃中寒,不得食,又谷不消,腹响胀满,时苦下痢。用法用量以水8升

  • 豪艽汤

    药方名称豪艽汤处方秦艽石膏各3克 炙草川芎当归白芍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白术熟地茯苓各1.5克 生地1.8克白芷2.1克细辛0.9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治产后血虚,外感风热而成之头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冬加生姜

  • 补宫汤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补宫汤药方名称补宫汤处方当归白芍川芎熟地 熟艾陈皮白术甘草阿胶地榆功能主治主妇人月水淋漓,日久不断,腹不作痛;兼治血淋、白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 威灵仙丸

    药方名称威灵仙丸处方黄耆30克(蜜炙,切)威灵仙15克(去土,洗)枳实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年高之人,津液苦燥,无以润养,肠间干涩,气血俱衰,艰于运化,其脉燥大。用法用量

  • 青鸭羹

    药方名称青鸭羹处方青头鸭1只草果1个赤小豆250克制法将青头鸭宰杀制净,将赤小豆淘洗干净,连同草果装入鸭腹内,再将鸭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火炖煮,待鸭炖熟后即成。功能主治腱脾,开胃,利尿。适用于脾虚

  • 黑玉丹

    《世医得效方》卷七:黑玉丹药方名称黑玉丹处方刺猬皮120克(锉,研)猪悬蹄25个 牛角鳃90克(锉碎)雷丸30克槐角45克 败棕60克(锉)乱发(皂角水洗净,烧)60克 芝麻30克 苦楝根37.5克制

  • 茸附益肾丸

    药方名称茸附益肾丸处方鹿茸30克(炙)沉香7.5克天雄15克(炮)鹿角霜15克 家韭子15克(酒浸)青盐15克茴香15克(盐炒)桑螵蛸30克(炒)牡蛎粉15克白石脂30克鹿角胶30克(炒)制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