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烧脾散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干姜(炮)各20克 良姜(油炒)60克甘草(炙)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妇人血寒气滞,腹胁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 缩砂仁神曲(炒)麦蘖<炒)橘红高良姜(锉,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芍药清肝散

    药方名称芍药清肝散处方白术0.9克甘草(炙)0.75克川芎0.9克防风0.9克荆芥0.75克桔梗0.9克羌活0.9克 芍药0.75克柴胡0.6克前胡0.75克薄荷0.75克黄芩0.75克。山栀0.6克

  • 萸肉粥

    药方名称萸肉粥处方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放入砂锅,加水45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肝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用法用量每日晨起

  • 金形如神散

    药方名称金形如神散处方当归2钱(酒炒),骨碎补2钱,川芎1钱,甘草1钱(蜜炙),泽兰1钱(炒),附子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桂心1钱,蜀椒1钱,血竭5分,人参5分,自然铜5分,半两钱5分(俱火煅,醋

  • 当归木香丸

    药方名称当归木香丸处方当归(去芦)1两,蓬莪术1两(炮,锉),木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桂心半两(不见火),黑牵牛1钱(炒微黄)。制法上为细末,曲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心腹疼不可忍,闷乱

  • 和伤拈痛汤

    药方名称和伤拈痛汤处方制大黄4两,玄明粉1两,桃仁1两,归尾1两,红花1两,制鳖甲1两,枳壳1两,延胡索2两,桂枝5钱,木通5钱。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跌扑损伤,瘀血停留,二便热结,肚腹膨胀,邪火恶血,

  • 交藤丸

    《中藏经》卷下:交藤丸药方名称交藤丸处方交藤根1斤(紫色者,河水浸7日,竹刀刮去皮,晒干),茯苓5两,牛膝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纸袋盛之。功能主治驻颜长算,祛百疾,久服延寿。主用法用

  • 抵圣丸

    《普济方》卷一九三引《杨氏家藏方》:抵圣丸药方名称抵圣丸处方苦葶苈子不拘多少(于火上隔纸炒过)。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头面手足虚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食前煎麻子

  • 护心仙丹

    药方名称护心仙丹处方大黄1两,没药3钱,白蜡1两,松香5钱,乳香3钱,骨碎补5钱,当归1两,三七根3钱,败龟板1两,麝香5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猪板油一两,将白蜡、松香同猪油在铜锅内化开,将各末拌匀为

  • 解毒百用膏

    药方名称解毒百用膏处方猪牙皂角(煨)1两,南星1两,大米1合(炒,黑),臭小粉(干者)4两(炒焦,去火毒)。制法上为末,和匀。功能主治痈疽,(扌颠)扑。用法用量蜜水调围患处;治(扌颠)扑用酒醋调围。摘

  • 二虎丸

    药方名称二虎丸别名神助丹处方乌头4两,附子4两。制法配醋浸3宿,取出切作片子,穿1小坑,以炭火烧令通赤,用好醋3升同药倾入热坑子内,盆合之,经1宿取出,去沙土,用好青盐4两(研),与前药同炒令赤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