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楮叶散

楮叶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处方蜗牛(焙干)半两,蛤粉1分,龙胆(去土)1分,桑根白皮(锉,炒)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消渴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煎楮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本事》卷五: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别名羌活

处方羌活(去芦)半两,川芎(洗)半两,旋覆花(去梗,净)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甘草(炙)1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1两,楮叶(自采不生楮子者)1两,桑叶(并8月采,阴干)1两,甘菊花1分,楮实1分,蝉退(去头足)1分,木贼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暴赤眼。

用法用量羌活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引《龙木论》)。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简易方》引作“楮英散”。

注意忌湿面及酒。诸药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方中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阴;楮叶气味甘凉,入足厥阴;桑叶气味辛甘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楮实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厥阴;蝉退气味咸甘寒,入足少阳、厥阴;木贼草气味甘苦微温,入足少阳、厥阴。此亦因肝胆上逆,头目疼痛,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虽有咸苦之品而辛散之药居多,且以清茶送药也。

摘录《本事》卷五

《续易简方》卷四:楮叶散

药方名称楮叶散

处方楮叶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瘴痢,不问老少,日夜百余度者。

用法用量每取2钱,乌梅汤调服,1日2次。另取羊肉裹末纳谷道,痢出即止。

摘录《续易简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大效圣散

    药方名称大效圣散处方金星石(碎)、银星石(碎)、禹余粮(碎)、寒水石(碎)、不灰木、半夏(汤洗7遍,去滑,生姜汁制焙)、大黄(锉)、蛤粉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兼解五毒。摘录《圣

  • 黄龙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九:黄龙汤药方名称黄龙汤处方柴胡30克黄芩人参甘草(炙)各11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妊娠寒热头痛,嘿嘿不欲饮食,胁下痛,呕逆痰气;产后伤风,热人胞宫,寒热如疟;经水适来适

  • 柴胡枳壳汤

    《嵩崖尊生》卷十五:柴胡枳壳汤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处方柴胡7分,枳壳7分,赤芍7分,大黄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出疹,腹胀气促。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医学入门》卷四:柴胡枳壳汤药方名称柴胡枳壳汤处

  • 柑皮汤

    药方名称柑皮汤处方柑子皮(焙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发渴,及经血过多,发渴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苍苓白虎汤

    药方名称苍苓白虎汤处方苍术、茯苓、石膏、知母、生甘草。功能主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疼,妄言多汗,两胫逆冷。用法用量原书云,三仁汤治湿温之轻者,苍苓白虎汤治湿温之重者,当别见证而分治之。摘录《时病论》卷六

  • 蓼叶散

    药方名称蓼叶散处方蓼叶1两,柏叶1两,黄丹1两,胡粉1两,附子1两,粟米1两,石胆1两,川大黄1两,白矾1两,蛇蜕皮1两,干蟾1两,晚蚕蛾1两,密陀僧1两,榠樝。制法上细锉,入瓷瓶中固济,烧令熟,取出

  • 胡连追毒丸

    药方名称胡连追毒丸处方胡黄连30克(切片,姜汁拌炒)刺猬皮30克(炙,切片,再炒黄,为末)麝香0.6克制法上药研末,软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痔漏有漏通肠,污从孔出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酒

  • 龙须散

    药方名称龙须散别名濯热散、甘草散处方白矾(生)1两,五倍子(生。一作五味子)2两,乌梅(捶,去仁)2两,甘草1两半(炙。一方生用),飞罗面2两(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制法上为末,入飞罗面拌匀。功能主治

  • 既济玉关丸

    药方名称既济玉关丸处方真辰砂1两,滴乳香半两,法酒1升(以上3味用银器慢火煮令极干,刮下为末,却入附子罐内),大附子4只(生,去皮脐。作罐子,留顶盖,却将煮了辰砂等匀在附子罐内,附子肉亦入在内,有余粉

  • 豉酒

    《圣惠》卷九十七:豉酒药方名称豉酒处方豉2合,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捣末),薤白1握(切,洗,去滑),川椒50粒(去目及闭口者)。功能主治下焦风湿,腰脚疼痛,行走无力。用法用量上相和,炒至薤熟,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