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叶膏

柏叶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别名柏叶散(《普济方》卷三○○)。

处方柏叶(炙干为末)120克杏仁(去皮研)30克 头发30克 盐(研)15克乳香(研)7.5克 黄蜡30克 油700毫升

制法上七味,先煎油沸,次下五味药,以发销尽为度,次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治冻疮。

用法用量先以冷开水洗疮,以绵裹干,后以药涂,即以软帛包裹,勿令寒气侵入,每日一洗一换,如疮渐愈,即三四日一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鸡峰》卷十: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处方新柏叶(去木取叶,不要坟墓上者,寺中最佳)3斤。

制法清水淘洗,控干,木臼中捣,旋洒些腊水,只取1-2盏许,俟捣得烂,用新绵滤取自然汁,生绢重滤过,银盂内重汤慢火熬成膏,旋炼旋添白沙蜜2两,俟如稠饴,用新瓶收之。

功能主治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少许,含化。

摘录《鸡峰》卷十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四: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处方柏叶(焙)1两,栀子仁1两,胡粉(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髓5-6合,火熔消,和药,以木椎研三五百遍。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柏叶散”。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四

猜你喜欢

  • 鸡壳散

    药方名称鸡壳散处方鸡子壳(烧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心腹胸肠烦满欲死。用法用量2岁半钱,酒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一引《全婴方》

  • 加味左金丸

    《集验良方》卷三:加味左金丸药方名称加味左金丸处方黄连(姜汁炒)半斤,吴萸(汤泡)3两,青皮(醋炒)2两,木香2两,槟榔4两,川芎2两。制法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酒食怒气所伤,致肝火郁结,两胁

  • 四味香薷饮

    药方名称四味香薷饮处方香薷扁豆厚朴(姜汁炒)各4.5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治风寒闭暑之证。头痛发热,烦心口渴,或呕吐泄泻,发为霍乱,或两足转筋。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兼风寒,加荆

  • 橘皮枳壳汤

    药方名称橘皮枳壳汤处方枳壳(麸炒,去瓤)2两,半夏(不制)2两,陈皮(不去白)3两,人参1两。制法上各锉碎。功能主治胸膈气痞,气短噎闷,不得升降。用法用量每药1两,用泉水1升,生姜片子十余片,同煎至8

  • 防眩汤

    药方名称防眩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白芍1两,焦术1两,川芎5钱,枣皮5钱,半夏5钱,人参3钱,天麻1钱,陈皮5分。功能主治眩晕。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急救丹

    药方名称急救丹处方苍术(炒)10两,橘皮8两,五加皮8两,厚朴(炙)8两,闹羊花8两,茯苓16两,槟榔10两,细辛4两,百草霜4两,猪牙皂12两,藿香12两,灯心草炭16两(共研为细粉,过罗),雄黄粉

  • 半夏生姜大黄汤

    药方名称半夏生姜大黄汤处方半夏2两,生姜1两半,大黄2两。功能主治反胃,邪实呕吐,便秘可下者。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温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 神仙粥

    《丹台玉案》卷二:神仙粥药方名称神仙粥处方老姜90克功能主治治冒雨受寒,身热头疼,腹中作饱,不思饮食。用法用量用带皮老姜捣烂,将热酒适量泡饮,出汗,轻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时之急。摘录《丹台玉案》卷二《惠

  • 心梗救逆汤

    药方名称心梗救逆汤处方红参15克(另煎代茶饮),熟附片(先煎)1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8克,全瓜蒌12克,薤白6克,红花6克,煅龙牡各30克,降香6克。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理气活血。主心阳不振,血行

  • 开结丸

    药方名称开结丸处方黑丑1斤(取头末),熟大黄1斤,制半夏4两(姜汁炒),制南星2两(姜汁炒),白矾2两,皂荚1斤(去子,去弦棱),葶苈子4两,木香2两,青皮(醋炒)4两,枳实(炒)4两。制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