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杜仲散

杜仲散

《圣惠》卷七十九: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续断半两,芎?3分,石斛1两(去根,锉),当归3分(锉,微炒),萆薢1两(锉),牛膝半两(去苗),木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虚,腰间疼痛,四肢少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伤科方书》: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肉桂1钱,乌药1钱,杜仲1钱2分,赤芍1钱,当归1钱,丹皮1钱,桃仁1钱,续断1钱,玄延索1钱。

功能主治中部腰痛伤。

用法用量童便煎服。

摘录伤科方书

《圣惠》卷二十九: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半(去粗皮,微炙,锉),蛇床子3分,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1两,桂心3分,巴戟1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3宿,晒干,别捣为末),牛膝1两(去苗),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鹿茸1两(去皮,涂酥炙微黄),车前子1两,石龙芮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五脏气乏,腰脚痛不能行,阴痿,小便余沥。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济总录》卷十三: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2两,黄耆(锉)3两,牡蛎(煅赤)3两,麻黄根5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虚多汗,夜卧尤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煎败扇汤调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圣惠》卷七: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石斛3分(去根,锉),槟榔3分,当归3分(锉,微炒),牛膝3分(去苗),桂心3分,丹参3分(去芦头),木香3分,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3分,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膀胱虚,冷气攻注,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七十五: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五加皮1两,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1两,芎?1两,人参1两(去芦头),萆薢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或有所触,胎动不安,以致腰痛,及脐腹内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十四: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牡蛎1两半(烧为粉),麻黄根1两半,白术3分,白茯苓3分,黄耆1两(锉),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羸,夜多盗汗,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二十六: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令微黄,锉),丹参半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当归1两,赤茯苓半两,芎?半两,续断半两,五加皮半两,羚羊角屑1分,牛膝半两(去苗),桂心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腰脊疼痛,不可俯仰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茹1分,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防风川芎、川断、独活甘草、归尾、小茴香陈皮、生地、白芍泽兰延胡索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而外邪乘之,腰痛不能屈伸者。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圣惠》卷四十四: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马芹子1两(微炒),萆薢1两(锉),续断1两,橘子仁1两,牛膝1两(去苗),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腰痛,膝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杜仲丸”(见《圣济总录》)。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千金》卷二十: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6分,蛇床子6分,五味子6分,干地黄6分,木防已5分,菟丝子10分,苁蓉8分,巴戟天7分,远志8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主男子羸瘦,短气,五脏痿损,腰痛不能房室。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用酒送下,日3次。长服不绝佳。

摘录《千金》卷二十

《百一》卷十一: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1两(去皮,杵令烂,以好酒浸1宿,焙干),肉桂半两,牡丹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气虚弱,荣伤过度,有所亏损,腰痛连小腹疼痛,俯仰惙惙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

摘录《百一》卷十一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牡蛎各等分。

功能主治病后体虚多汗。大病愈后,多虚汗及眼中流汗。伤寒湿温,汗出遍体如水。伤寒后未平复合,阴阳相易,力劣汗出,及鼻衄头疼。

用法用量每服5匕,暮卧水调下,不止更作。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

《产科发蒙》卷二:杜仲散

药方名称杜仲散

处方杜仲4钱,阿胶(炙)3钱,防风3钱,狗脊3钱,川芎3钱,芍药3钱,细辛3钱,五加皮3钱,萆薢3钱,杏仁(炒)1钱。

功能主治妊娠腰疼,痛不可忍,或连胯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2合,煎取1合,去滓温服。

摘录《产科发蒙》卷二

猜你喜欢

  • 藿叶散

    药方名称藿叶散处方人参、黄耆、甘草、藿香、粟壳(醋制)、芍药、当归、没药、乳香、陈皮、川芎、麻黄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疮疖。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藿药散”。摘录《袖珍》卷三

  • 六物灭瘢膏

    药方名称六物灭瘢膏处方衣中白色、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蔹、白蜂等分。制法上为末,以乳汁和。功能主治瘢痕。用法用量涂瘢上,1日3次。摘录《鬼遗》卷五

  • 白僵蚕丹

    药方名称白僵蚕丹处方白僵蚕1两(炒),干全蝎21个,白附子半两,天麻半两,半夏半两(汤浸7次,以捣罗为细末),朱砂半两(水飞),金箔10片(研),腻粉1钱(研)。制法上同拌匀,用枣肉为丸,如黍米大。功

  • 飞剑斩黄龙

    药方名称飞剑斩黄龙处方指甲、灯草、壁虱(即臭虫)。制法将灯草数茎缠指甲,就火熏灼,俟黄燥研细,更用火逼,臭虫10个一并捣入,为末。功能主治久患蛾子,屡治屡发者。用法用量吹患处。数次蛾即溃破,呕吐脓痰碗

  • 九味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九味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炒)5分,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当归尾5分,泽泻5分,甘草3分,黄芩3分,生地黄3分,栀子3分。功能主治肝经湿热,或囊痈、下疳、便毒,小便涩滞,或阴囊作痛,小

  • 比和饮

    药方名称比和饮处方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藿香2.4克陈皮1.5克砂仁1.5克神曲3克(炒)甘草1.5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主呕吐。水谷不纳、闻食气即呕。用法用量用十年以上陈仓米75克,顺流水400

  • 加味将军汤

    药方名称加味将军汤处方犀牛角2钱,羚羊角2钱,真锦纹川军4两。功能主治狂病或登高而歌,或弃衣而走,或妄见妄言,或打人骂人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早晨空心服药,俟其大泻后,至晚不可与食。其人不能饮烧酒者

  • 八味圆

    药方名称八味圆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

  • 回阴散痉汤

    药方名称回阴散痉汤处方巴戟天5钱,茯苓1两,山药5钱,防风5分,炒栀子1钱,白芍5钱,当归3钱,白术1两,甘草1钱。功能主治厥阴痉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补肝经之血,而佐之去湿、去火、去风之味

  • 当归地黄饮

    药方名称当归地黄饮处方当归6~9克 熟地9~15克山药6克杜仲6克牛膝4.5克山茱萸3克 炙甘草2.4克功能主治主肾虚腰膝疼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下焦虚寒,加肉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