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术附汤

术附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术附汤

药方名称术附汤

处方甘草(炒)二两,白术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薄切片)一两半。

炮制上捣白术甘草为粗末,入附子令匀。

功能主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转恻,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风虚头目眩重,甚者不知食味。此药暖肌补中,助阳气,止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重订严氏济生方》:术附汤

药方名称术附汤

处方白术12克附子(炮,去皮、脐)4.5克甘草(炙)6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活幼口议》卷十九:术附汤

药方名称术附汤

处方附子半个(炮)白术0.3克干姜6克(炮)甘草3克(炙)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猜你喜欢

  • 辟邪丹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辟邪丹药方名称辟邪丹处方苍术(以黄连代之更妙)、乳香、降真香、甘松、北细辛、芸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豆大。功能主治辟一切秽恶邪气。主用法用量每焚1丸熏之,良久又焚1丸,

  • 服椒方

    药方名称服椒方处方川椒。制法拣净去目及闭口者,于铫内炒令透,于地上铺净纸2重,用新盆合定,周围用黄土培之半日,去毒出汗,然后取之,晒干为度;只取椒于瓷合子内收。功能主治通神延年。主肝肾虚风上攻,眼生黑

  • 肺肾两益汤

    药方名称肺肾两益汤处方熟地2两,人参1两,麦冬1两,三七根(末)3钱。功能主治肺肾两经之亏火乘隙而外越,皮毛中出血,或标出如一线,或渗出如一钱,或出于头上,或出于身中,或出于两胫之间。用法用量水煎服。

  • 冰麝痧药丸

    药方名称冰麝痧药丸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

  • 麻黄浴汤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婴孺方》:麻黄浴汤药方名称麻黄浴汤处方麻黄30克苦参30克石膏60克滑石60克大黄150克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发热腹满。用法用量用水4升,煎至2升,去滓放温,外用洗浴,先

  • 五福饮

    药方名称五福饮处方人参6克(心)熟地黄9克(肾)当归6~9克(肝)白术(炒)4.5克(肺)炙甘草3克(脾)功能主治治五脏气血亏损。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

  • 立止散

    药方名称立止散处方冬瓜皮(烧灰)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牛皮癣。用法用量油调搽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一

  • 圣金丸

    药方名称圣金丸别名胜金丸(《奇效良方》卷五十一)。处方百药煎90克(30克生用,30克炒焦,30克烧存性)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溺血。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

  • 漏管内消丸

    药方名称漏管内消丸处方刺猬皮(炙)5钱,真象皮5钱,甘草节(鳖血拌,炒燥)1两,小赤豆(晒)2两,赤芍(炒)1两,松花(焙)1两,炙甲片2钱,象牙屑(晒)2两,黄明胶(蛤粉炒)2两,银花(炒)7钱。制

  • 地髓汤

    药方名称地髓汤别名牛膝膏、苦杖散处方牛膝(并叶)1大把。功能主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用法用量牛膝膏、苦杖散(《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肘后方》,名见《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