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木香流气饮

木香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流气饮

药方名称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两,陈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去枝.梗),各一斤;人参、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四两;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六两;木通(去节)八两。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

治诸气痞滞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少食,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水道赤涩。

又治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热服。

伤寒头痛,才觉得疾,入连根葱白三寸煎,升降阴阳,汗出立愈。

脏腑自利,入粳米煎。

妇人血气症瘕,入艾,醋煎,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木香流气饮

药方名称木香流气饮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60克陈皮(去白)1千克厚朴(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苏叶各500克人参茯苓(去黑皮)木瓜右菖蒲白术白芷麦门冬各120克草果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蓬莪术(煨;切)大腹皮丁香槟榔木香(不见火)藿香叶各180克木通(去节)24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气滞痞满不通,胸膈膨胀,口苦咽干,呕吐食少,肩背腹胁走注刺痛;喘急痰嗽,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忧思太过,怔忪郁积,脚气风热,聚结肿痛,喘满胀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猜你喜欢

  • 黄耆豆汤

    药方名称黄耆豆汤处方黄耆、马料豆各等分。功能主治盗汗,自汗。用法用量2味用水1大碗,煎8分服。半月愈。摘录《医学实在易》卷五

  • 加味左金汤

    药方名称加味左金汤处方黄连5分,吴萸2分,瓦楞子3钱(煅,研),荜澄茄1钱,蒺藜3分,郁金2钱,青皮1钱,柴胡1钱(醋炒),延胡索1钱,木香5分,广皮1钱,砂仁1钱,佛手5分。功能主治肝气郁结,气火俱

  • 龙脑清膈汤

    药方名称龙脑清膈汤处方黍粘子6两(拣净,炒),荆芥穗4两,鸡苏叶1两半(去土),甘草2两(锉,炒赤色),瓜蒌根2两,桔梗2两(炒黄色),紫苏子(炒)2两,龙脑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热,化痰,

  • 马兜铃散

    《圣惠》卷四十二:马兜铃散药方名称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1两,人参1两(去芦头),贝母1两(煨微黄),甘草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两(去根节),五味

  • 六化丹

    药方名称六化丹别名犀角丸处方犀角(生者)1两,黄芩1两,大黄1两,巴豆半两(去心,去油),升麻1两,当归1两,栀子1两,白蔹1两,甘草1两(炙),天南星1两,黄耆1两半,防风(去芦)1两。制法上为细末

  • 咽喉甘露饮

    药方名称咽喉甘露饮处方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功能主治滋养肺肾。主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收湿粉

    药方名称收湿粉处方铅粉310克松香末310克 枯矾310克五倍子末150克制法上药研成细末,调和。功能主治收湿止痒。治湿疹渗水多者。用法用量用时以药末直接掺于皮损上,或用麻油调敷疮面。摘录《朱仁康临床

  • 利膈豁痰汤

    《杂病广要》引《证治大还》:利膈豁痰汤药方名称利膈豁痰汤处方半夏橘红枳实槟榔沉香桔梗栝楼黄连(炒)栀子(炒)香附(制)细茶白芥子石膏功能主治治噎膈。气结痰壅,郁而化热,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黄耆煎

    《鸡峰》卷四:黄耆煎药方名称黄耆煎处方黄耆10斤,乌药15斤,地龙40两,赤小豆10斤,杜蒺藜5斤,防风10斤,川乌头40两,川楝子10斤,陈橘皮10斤,茴香10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

  • 鲤鱼茯苓汤

    药方名称鲤鱼茯苓汤别名鲤鱼泽漆汤处方鲤鱼1头5斤,泽漆5两,茯苓3两,桑根白皮(切)3升,泽泻5两。功能主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石水。用法用量鲤鱼泽漆汤(《金匮翼》卷四)。注意忌酢物。摘录方出《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