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敦复汤

敦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敦复汤

药方名称敦复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乌附子9克 生山药15克补骨脂(炒,捣)12克 核桃仁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茯苓4.5克 生鸡内金(捣细)4.5克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以人参为君,与萸肉、茯苓并用,能大补肾中元气,元气既旺,相火自生;又用乌附子补骨脂之大热纯阳,直达下焦,以助相火之热力;核桃仁之温润多脂,峻补肾脏,以厚相火之基址。且附子人参同用名参附汤,为回元阳之神丹,补骨脂与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为助相火之妙品。又恐药性太热,能伤下焦之真阴,故又重用生山药以滋下焦之真阴,固下焦之气化。至于鸡内金既能健运脾胃,疏通补药之滞,又可收涩膀胱,逗留热药之性。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之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敦复汤

药方名称敦复汤

处方野台参4钱,乌附子3钱,生山药5钱,补骨脂4钱(炒,捣),核桃仁3钱,萸肉4钱(去净核),茯苓1钱半,生鸡内金1钱半(捣细)。

功能主治温肾补脾。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微弱,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九仙薯蓣煎

    药方名称九仙薯蓣煎处方薯蓣1斤,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牛乳3升。制法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和,都入新瓷瓶盛之,蜜封瓶口,安于釜中,以重汤煮1伏时乃成。功能主治令人

  • 白云丹

    《外科集腋》卷一:白云丹药方名称白云丹处方胡椒4两,川乌4两,草乌4两,细辛4两,桂枝4两,火消2斤,韭菜1斤(打汁,)葱白8两(打汁)。制法水煎,去滓,入消溶化,再入2汁、乘热扫在方砖上,候有霜出,

  • 茯神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神丸药方名称茯神丸处方菖蒲(二分)远志(去心 二分)茯苓(二分)人参(三分)来源加茯神名茯神丸,不加茯神名定志丸。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气

  • 二蜡膏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二蜡膏药方名称二蜡膏处方菜油4两,葱白(连须)3个,川椒14粒,白蜡2钱,黄蜡2钱,白矾2钱,东丹3钱。功能主治去腐生肌。主臁疮,下部湿毒疮。用法用量将连须葱白、川椒入菜油中

  • 加减局方五苓散

    药方名称加减局方五苓散处方赤苓3钱,赤芍2钱,子芩1钱,甘草梢1钱半,琥珀(刮末冲)5分,灯心30茎。功能主治泻热行滞通淋。主妊娠热郁血滞,而为子淋,小便黄赤,艰涩不利,解时疼痛,频数而短,面色微红,

  • 二气双调饮

    药方名称二气双调饮处方人参6克茯苓6克山药9克 归身6克枸杞子9克 干苁蓉9克牛膝6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砂仁3克青皮4.5克(水炒)沉香1.5克(人乳磨冲)功能主治主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

  • 龟鹿二仙膏

    《证治宝鉴》卷三:龟鹿二仙膏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膏处方龟版胶、鹿角胶。功能主治耳聋属精脱者。用法用量合煎。摘录《证治宝鉴》卷三《张氏医通》卷十三:龟鹿二仙膏药方名称龟鹿二仙膏处方鹿角胶1斤,龟版胶半斤,枸

  • 家秘桂枝汤

    药方名称家秘桂枝汤处方桂枝、麻黄、芍药、甘草、苍术、防风、羌活、独活。功能主治太阳寒湿,手足痿软,不能举动,皮肤不仁,关节重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保坤丹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保坤丹药方名称保坤丹处方当归4两,川芎1两,熟地半斤,赤芍4两,桃仁2两,红花2两,香附1斤,茯苓4两,丹皮4两,吴萸1两,陈皮4两,甘草4两,酒芩2两,坤草4两,玄胡索2两,

  • 保命丹

    《活幼口议》卷十四:保命丹药方名称保命丹处方白茯苓朱砂(令研)白附子(炮)牛黄天南星(炮)各30克全蝎(炒)15克天麻(炒)45克甘草(炙)30克硼砂30克 龙脑麝香各少许制法上为末,和匀,薄糊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