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抵圣膏

抵圣膏

《圣惠》卷六十七:抵圣膏

药方名称抵圣膏

处方麻油2斤,羊脂4两,野驼脂4两,腊月猪脂10两,当归2两,乌蛇2两,生干地黄2两,连翘2两,续断2两,白芷2两,白蔹1两,白及1两,玄参1两,鲮鲤甲1两,猬皮1两,露蜂房1两,桑木耳1两,木通1两(上细锉,并猪脂等前半日,去滓,然后下),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丁香1两,桃仁2两(汤浸,去皮尖),沉香1两,木香1两,桂心1两,松脂8两,芎?1两,羌活1两,附子1两(去皮脐),蜡5两(上细锉,下入前油内,以慢火再养半日,候药焦黄色,以绵滤去滓,即下后药),黄丹34两,乳香2两(末),麒麟血2两(末)。

制法先以黄丹纳于锅中,炒令紫色,旋下油,用柳木篦搅,不得住手,待变紫色,即下乳香,麒麟血末,搅令匀,停冷。凡有损折处,用微火熁,摊令绢帛上,封裹。

功能主治伤折接骨,散瘀血,止疼痛。主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三:抵圣膏

药方名称抵圣膏

处方木香1两,细辛1两,续断1两,莽草1两,槐枝1两,木鳖子1两(去壳),柳枝1两,陈油2斤半(上细锉,入油煎,令烟尽,用绵滤去滓,入后诸药),黄丹4两,密陀僧1分,蜡1两,松脂1分,野狐胆1分,乳香1分,麒麟竭1分,腽肭脐1分,阿魏1分,没药1分,麝香1钱。

制法上药除丹、蜡、脂外,为细末,先于银锅内熬油令沸,下丹,以柳木篦搅,候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令匀,于地坑内出火毒1宿,煎时切忌水药中。

功能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如有发背,每日服如梧桐子大7粒,只可服3次止。更于故帛上摊贴,1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沉香琥珀丸

    《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经验方》:沉香琥珀丸药方名称沉香琥珀丸别名沉珀丸(《医级》卷八)。处方琥珀杏仁(去皮,炙)赤茯苓各15克泽泻15克紫苏(真者)沉香葶苈(炒)郁李仁(去皮、壳)各45克橘皮(

  • 泻子汤

    药方名称泻子汤处方玄参90克甘菊花30克知母9克天花粉9克功能主治泻胃火。治心胃火盛,发狂,腹满不得卧,面赤心热,妄见妄言,如见鬼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回阳汤

    《银海精微》卷下:回阳汤药方名称回阳汤处方附子人参当归川芎赤芍药茯苓五味子细辛车前子甘草功能主治治眼珠淡红,羞明难开。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1枚、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丹台玉案》

  • 硫黄顶

    药方名称硫黄顶处方黑牵牛(半生半炒,取头末)。制法上以水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硫黄末为衣。功能主治腰疼。用法用量原书吴庚生按:此方惟须体实而年久湿重者为宜,亦不可骤投至五十丸之多,当量症加减为妥。摘录《

  • 韭子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韭子散药方名称韭子散处方韭子麦门冬各60克菟丝子车前子各15克 芎藭45克 白龙骨45克功能主治治小便失精及梦泄精。用法用量上六味,治下筛。每次2克,用酒送服,一日三次。不知稍

  • 附子枳实丸

    药方名称附子枳实丸处方附子半两,枳实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留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十三

  • 调元内托散

    药方名称调元内托散处方黄耆、人参、当归、桂枝、木香、青皮、赤芍、牛蒡(炒)、川芎。功能主治痘疮若起发泡浆时,月事大来,其疮应起发而不起发,应泡浆而不泡浆,顶平形塌,或如灰白,或成黑陷。用法用量水煎服。

  • 韭菜根汁

    药方名称韭菜根汁处方韭菜根25克制法将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开温服。功能主治健胃提神,温中行气。壮阳。适用于小儿遗尿。用法用量日2次,连服10天。摘录《民间方》

  • 胎毒散

    药方名称胎毒散处方五倍子9克(焙黄)白芷9克花椒9克(去子)枯矾3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胎毒,浑身湿烂。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揣摩有得集》

  • 冷金膏

    药方名称冷金膏处方油1升,杏仁(去皮尖双仁)半升(炒焦,捣碎),乱发灰5两,黄柏3两(末),石灰半两,黄狗脂少许,鼠1枚(去皮,切)。制法先熬油,次下鼠及发,待鼠肉尽,即去鼠骨又煎,入诸药,更煎令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