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快膈汤

快膈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快膈汤

药方名称快膈汤

处方橘皮4两,盐1两(分作4份,1份用盐汤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盐3份一处拌匀,候良久,铫子内炒微焦,为末)。

功能主治膈下冷气,及酒食饱满。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茶末半钱,水1盏,煎至7分,放温常服。不用茶煎,沸汤点亦妙。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辨证录》卷六:快膈汤

药方名称快膈汤

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熟地1两,柴胡1钱,甘草1钱,生地2钱,麦冬2钱,枳壳3钱,半夏3钱。

功能主治舒肝解火,补肾济水。主肝火郁结不伸,闷烦躁急,吐痰黄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快膈汤

药方名称快膈汤

别名紫姜汤

处方生姜2斤(切片,米泔浸3日,晒令半干),丁香皮3两(锉),甘草6两(切如大豆),盐半斤。

制法上以净铫一枚,先入盐炒熟;次下姜,候姜稍干脆;次下甘草,炒色赤;次下丁香皮同炒,不得焦紫色为度。乘热入新瓷瓶,密封不得透气,三日后开,为细末。

功能主治饮酒过多,胸膈不快,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佛汤点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

活幼心书》卷下:快膈汤

药方名称快膈汤

处方人参(去芦)1两,青皮(去白)1两,缩砂仁1两,乌药1两,良姜(锉,用东壁土炒)1两,香附子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气和中,消导宿滞。主胸膈不快,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温盐汤调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快膈汤

药方名称快膈汤

别名快膈散

处方白术(炒)1两,丁香2钱半,香附子(炒)2钱半,草果仁半两,诃子(炮)半两,半夏(汤泡2次)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脘停痰,膈中留饮,心头不快,时复有声,或饮食后、或早起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快膈散(《普济方》卷一六六)。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经验良方》

猜你喜欢

  • 固元煎

    药方名称固元煎处方熟地6钱,归身3钱,白芍(酒炒)1钱,菟丝子(炒)3钱,煅龙骨2钱,鹿角霜3钱,炙鳖甲3钱,杜仲(盐水炒)2钱,潼蒺藜3钱,益母草3钱,炙甘草5分,广木香8分。功能主治妇人经漏。用法

  • 和中理脾丸

    药方名称和中理脾丸处方香附(炙)32两,茯苓32两,苍术(炒)32两,厚朴(炙)32两,南山楂32两,神曲(炒)32两,麦芽(炒)32两,莱菔子(炒)32两,藿香32两,白豆蔻8两,白术(炒)48两,

  • 当归鹿茸散

    药方名称当归鹿茸散处方当归、鹿茸、熟地黄、葵子、蒲黄、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劳损,虚弱尿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日3次。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附子摩头散

    药方名称附子摩头散别名摩顶散、附子膏处方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首风。用法用量摩顶散(《普济方》卷四十四),附子膏(《普济方》卷四十七)。摘录《三因》卷二

  • 化痰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化痰丸药方名称化痰丸处方半夏(洗)天南星(去皮、膜)白矾皂角(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别研)杏仁(去皮、尖,炒,别研)干葛神曲(炒)麦

  • 凉血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凉血饮药方名称凉血饮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黄连1钱,生地1钱,川芎1钱,当归1钱,槐角1钱,黄芩1钱,升麻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痔漏。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

  • 鸡苏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鸡苏汤药方名称鸡苏汤处方鸡苏2两半,地黄汁5合,桑根白皮(锉)1两,生姜汁5合,葛根(锉)2两,小蓟根(切)2两,淡竹茹2两。制法上除地黄、生姜汁外为粗末。功能主治坠堕扑损,内伤

  • 滑石敷方

    药方名称滑石敷方处方滑石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妊娠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以新汲水调,稀稠得所,涂于脐下2寸,小便即利,未利更涂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 扁柏丸

    药方名称扁柏丸处方生侧柏叶1斤(用白矾4两,入铜锅内,水5-6碗,煎干为度,晒干,炒焦枯),青州柿饼10个(烧灰),旧陈棕(烧存性)2两,血余炭1两,槐花4两(炒焦)。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痔

  • 何首乌煎丸

    药方名称何首乌煎丸处方何首乌(洗净,以竹刀刮去黑皮,切)1斤(与净黑豆1斤,同用新汲水浸1宿,炊以豆烂为度,取出晒干),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天南星(炮,去皮脐)4两,菖蒲(紧小者,去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