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酒

当归酒

方出《外台》卷二十七注文引《肘后》,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引《元戎》:当归酒

药方名称当归酒

别名当归煎、当归止血汤

处方当归4两,酒3升。

功能主治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主血不归经之小便出血、吐血、呕血及闪挫努力以致的血溢;血虚头痛欲裂。

用法用量当归煎(《卫生鸿宝》卷一)、当归止血汤(《医方易简》卷六)。

注意火升者忌服;血伤燥者慎用。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七注文引《肘后》,名见《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引《元戎》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当归酒

药方名称当归酒

处方当归(炙令香,锉)2两,芍药(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堕胎后,血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无灰酒1盏,加生地黄汁1合,于银器内,慢火煎至7分,去滓温服。以恶血下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当归酒

药方名称当归酒

处方当归(切,焙,粗捣)1分,猪肉1两(薄切小片)。

功能主治小儿五十日以来,胎寒腹痛微热,聚唾弄舌,躽啼上视。

用法用量上相和,以清酒1碗,煮至7分,去滓。每服取半呷许,令儿咽之,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直指》卷二十二:当归酒

药方名称当归酒

处方辣桂(去粗皮)半两,当归4钱,木香2钱,白芷2钱。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痈疽阴证,头平向内,沉黯不疼,浑身患处不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半,醇酒1碗,慢火煎7分,加乳香末半钱,不饥饱温服,以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为佐,以熟餔、猪蹄、膂肉为养,荞麦面能起发,可煮食之。如更不发起,用《局方》姜附汤加当归木香、炙甘草煎服。又更不发起,用穿山甲(头截片,蘸醋,炒焦)、生人牙(煅留性)各1分,为末,分作2服,用辣桂、当归、去节麻黄煎酒,食前调下。患处用生姜汁和面厚涂,或用川乌硫黄、人牙(煅),并细末,酒调敷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合口散

    药方名称合口散处方山鳅(黄泥包,煨热后去泥)。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生肌敛口。主诸疮。用法用量麻油调搽。摘录《外科百效》卷一

  • 加味消毒饮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医林》:加味消毒饮药方名称加味消毒饮别名加味消毒饮子、驱风解毒散处方荆芥1钱,防风1钱,恶实1钱,甘草1钱,连翘1钱,羌活1钱。制法上锉作1贴。功能主治痄腮肿痛。用法用量加

  • 两炒丸

    药方名称两炒丸处方半夏6两(切作片子),龙骨6两(碾为末),木猪苓6两(切作厚片子)。制法上药,先用生姜一斤,切作片子,换热水洗半夏7遍,去生姜不用,只将半夏一味同木猪冬一处拌匀,炒半夏微干,碾破半夏

  • 大补元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大补元煎药方名称大补元煎处方人参少则用3~6克,多则用20~60克山药(炒)6克 熟地少则用6~9克,多则用60~90克杜仲6克当归6~9克(若泄泻者去之)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

  • 长生丸

    《医学入门》卷六:长生丸药方名称长生丸处方槟榔枳壳各30克 术香15克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全蝎各20枚制法共为末,饭丸黍米大。功能主治健脾化痰。主婴儿瘦怯,面黄,白睛多,喜哭,身肌肉薄,大便色白。用法用

  • 沉香天麻汤

    药方名称沉香天麻汤处方沉香川乌(炮,去皮)益智仁各6克甘草4.5克(炙)姜屑4.5克独活12克羌活15克天麻黑附子(炮,去皮)半夏(泡)防风各9克当归4.5克制法上十二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儿因恐惧发

  • 蚯蚓白糖浸液

    药方名称蚯蚓白糖浸液处方大蚯蚓3条 白糖30克冰片1克制法将大蚯蚓去其污泥(不用水洗)置碗中加白糖30克、冰片1克,拌匀,30分钟后取其浸出液。功能主治散热止痛,消肿解毒。用法用量以浸出液涂搽或温敷患

  • 华佗救脱阳方

    药方名称华佗救脱阳方处方葱白1握,附子1个(重1两,切8片),白术5钱,干姜5钱,木香2钱。功能主治寒中三阳,口噤失音,四肢强直,挛急疼痛,似乎中风及厥逆,唇青囊缩,无脉或卒倒,尸厥脱阳等证。用法用量

  • 丁蔻理中丸

    药方名称丁蔻理中丸处方党参3两,焦术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白豆蔻1两,公丁香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膈满闷,腹胁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至3钱,开水送下,每日2次

  • 二阳丹

    《普济方》卷二一八:二阳丹药方名称二阳丹处方朱砂2两,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制法上为细末。用附子数个,切盖作瓮子,入药在内,将白面用醋和作饼子,先裹附子,后以精羊肉1大片再裹,甑内蒸熟,1处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