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定中汤

定中汤

药方名称定中汤

处方黄土1块(在碗内百沸汤泡,即以碗盖,少倾出用。如冷,倾入盏内,外以热水炖热。用两酒盏和药),朱砂(研细)5分,雄黄(研细)1钱。

功能主治收敛胃气,止吐泻。主痘疮回水时,毒伏于阳明,脾胃受戕。小儿痘疮,吐泻并作。

用法用量朱砂雄黄和匀,以黄土汤稍加砂糖温服。

烦躁、闷乱、发渴,加片脑半分,牛蒡子汤2盏和服。

摘录《回春》卷七

猜你喜欢

  • 天门冬散

    药方名称天门冬散处方天门冬(去心)桑白皮(锉)赤茯苓柴胡(去苗)百合紫菀(洗,去苗、土)兰叶甘草(炙微赤,锉)各15克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心胸烦闷,体热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少许

  • 广嗣既济丸

    药方名称广嗣既济丸处方人参8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柏子仁4两,酸枣仁4两,远志肉4两,菟丝子8两,白茯苓8两,甘枸杞8两,生地黄4两,熟地黄4两,牡丹皮4两,当归4两,五味子2两,沙苑蒺藜8两,

  • 止痢神丸

    药方名称止痢神丸处方川黄连茱萸 粟壳(清泔浸三日,又酒浸七日,炒干。上二味同此制)制法上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痢疾。用法用量每服80丸,热则甘草汤下,寒则姜汤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药方名称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 元参12克 细生地18克麦冬18克功能主治清气凉血。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

  • 利膈丸

    《医学发明》卷一:利膈丸药方名称利膈丸别名人参利膈丸(《卫生宝鉴》卷十三)。处方木香21克槟榔23克厚朴(姜制)60克人参藿香叶当归炙甘草枳实(麸炒)各30克大黄(酒浸,焙)60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和

  • 散结定疼汤

    药方名称散结定疼汤别名散结安枕汤(《辨证录》卷十二)。处方当归30克(酒洗)川芎15克(酒洗)丹皮6克(炒)益母草9克 黑芥穗6克乳香3克(去油)山楂10粒(炒黑)桃仁7粒(泡,去皮、尖,研)功能主治

  • 花柳解毒丸

    药方名称花柳解毒丸处方金银花5钱,白鲜皮5钱,土茯苓5钱,薏苡仁5钱,防风5钱,木通3钱,木瓜3钱,皂角2钱,归尾5钱,红花3钱,大黄3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1钱5分重。功能主治清血解毒,消肿

  • 附子赤石脂丸

    《杨氏家藏方》卷七:附子赤石脂丸药方名称附子赤石脂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取末)2两,赤石脂(研细)1两。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老人、虚人肠胃虚寒,洞泄不禁。用法用量每服50丸

  • 加味建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处方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参。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摘录《幼科

  • 祛瘀消肿膏

    药方名称祛瘀消肿膏处方血竭9克儿茶6克乳香没药各9克延胡索12克赤小豆30克 川椒6克麝香1.5克地龙30克冰片1.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青紫肿痛。用法用量以上各味,共研细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