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椒汤

姜椒汤

《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姜椒汤

药方名称姜椒汤

处方生姜1两,椒(去目、汗)1两。

功能主治咳嗽,及短气胁痛。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3升,每服1合。

摘录《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

《千金》卷十八:姜椒汤

药方名称姜椒汤

处方姜汁7合,蜀椒3合,半夏3两,桂心1两,附子1两,甘草1两,橘皮2两,桔梗2两,茯苓2两(1方不用甘草)。

功能主治胸中积聚痰饮,饮食减少,胃气不足,咳逆呕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姜汁煮取2升,分3服。服3剂佳。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川椒、桂、附入于二陈汤中,但加桔梗舟楫之剂,载诸药以破胸中冷积寒痰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猜你喜欢

  • 腐竹白果粥

    药方名称腐竹白果粥处方白果12克 腐竹50克粳米100克功能主治养胃,清肺热,固肾气。适用于脾虚带下。注意白果有小毒,不可多食。摘录《饮食疗法》

  • 干姜茱萸汤

    药方名称干姜茱萸汤处方干姜(切)2两,茱萸2两(熬)。功能主治霍乱苦呕不息。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1升,顿服之。下不止,手足逆冷者,加椒百粒,附子1枚(炮),水3升,煮取1升,顿服。摘录《外台》卷六引

  • 半夏生姜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半夏生姜汤药方名称半夏生姜汤处方生姜15克(切)半夏(洗)10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主胃中有寒之哕逆。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类证活人书

  • 金海排石汤

    药方名称金海排石汤处方金钱草50g,海金沙15g,苡仁12g,甘草梢10g,冬葵子12g,乳香9g,牛膝15g,鸡内金10g,萆薢9g,木通5g,琥珀末1.5g(另包,吞服)。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排石

  • 开关利膈丸

    药方名称开关利膈丸处方人参、当归、木香、槟榔、枳壳、大黄。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服。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粪如羊屎者。用法用量并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摘录《病机沙篆》卷上

  • 桔梗香薷汤

    药方名称桔梗香薷汤处方桔梗、香薷、陈皮、枳壳、黄芩、贝母、桑根白皮、地骨皮、青皮、柴胡、泽泻、甘草梢、天门冬、灯心。功能主治肺胀咳。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 参术姜桂饮

    药方名称参术姜桂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炒)6分,干姜(炒)6分,桂6分,茯苓6分,扁豆(姜汁炒)6分,山药(炒)6分,陈皮4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小儿久泻,面色赤,身热口渴,属脾胃极虚,阳气外散者。用

  • 龟柏丸

    《医学入门》卷七:龟柏丸药方名称龟柏丸处方龟版60克侧柏叶45克 芍药45克 椿根皮23克升麻香附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粥糊为丸。功能主治治便血久而致虚,腰脚软痛。并治麻风疮痒见血。用法用量用四物汤加

  • 泽泻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泽泻散药方名称泽泻散处方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木通30克(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虚劳,

  • 理伤膏

    药方名称理伤膏别名补肉膏处方陀僧4两,黄丹4两,自然铜4两,黄蜡4两,猪油4两,乳香1两,没药1两,松香1斤,麻油1斤。制法以折伤木皮1两铡碎,入油煎数沸,滤去滓,入陀僧、黄丹慢火熬成膏,次入松、蜡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