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朴消汤

大黄朴消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大黄朴消汤

药方名称大黄朴消汤

处方大黄牛膝各15克朴消牡丹甘草紫菀各9克(千金翼作紫葳)代赭10克桃仁虻虫水蛭干姜细辛芒消各6克 麻仁10克

制法上十四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妇人经年月水不利,属风寒瘀血阻于胞中者。

用法用量用水1.5升,煮取500毫升,去滓,纳消令烊,分五次服,五更时第一次,以后每隔约一小时服一次。自下后将息,须避风。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千金》卷四:大黄朴消汤

药方名称大黄朴消汤

处方大黄5两,牛膝5两,朴消3两,牡丹3两,甘草3两,紫菀3两,代赭1两,桃仁2两,虻虫2两,水蛭2两,干姜2两,细辛2两,芒消2两,麻仁5合。

功能主治经年月水不利,胞中有风冷所致。

用法用量方中紫菀,《千金翼》作“紫葳”。

注意忌见风。

摘录《千金》卷四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大黄朴消汤

药方名称大黄朴消汤

处方大黄(蒸)1两,甘草(生)1两,朴消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小儿惊热涎风,前后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半盏,入蜜少许,煎至3分,不拘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濡肠汤

    药方名称濡肠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升麻5分,牛膝3钱。功能主治肾虚大便闭结,口干舌躁,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托里黄耆汤

    药方名称托里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焙)当归(切,焙)人参远志(去心)各30克甘草(炙)4.5克五味子45克制法上药捣筛。功能主治治痈疽诸疮,溃后脓多内虚,亦治

  • 凉血抑火汤

    药方名称凉血抑火汤处方当归2钱,赤芍2钱,大黄3钱,黄芩1钱5分,黄连1钱5分,丹皮1钱5分,生地1钱5分,川芎1钱5分。功能主治吐血、衄血初起,气盛上逆,不能下降归经。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临服加藕

  • 鹿头酒

    药方名称鹿头酒处方鹿头。功能主治补益精气。主虚劳不足,消渴,夜梦鬼物。用法用量上煮烂捣泥,少入葱,椒,连汁和曲、米,酿酒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 加减完带汤

    药方名称加减完带汤处方泡参4钱,白芍2钱,苍术2钱,茵陈3钱,甘草1钱,荆芥1钱,柴胡8分,栀子2钱,黄柏2钱,黄连1钱。功能主治清热渗湿。主带下色青,质粘稠,且有臭气,面色苍黄,头胀眩重,精神疲惫,

  • 加减调胃承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调胃承气汤处方大黄、黄连、甘草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内伤湿热膏梁,口臭,牙齿动摇欲落,或血出不止。用法用量水调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七

  • 荆苏汤

    药方名称荆苏汤别名荆芥汤处方荆芥、苏叶、木通、橘红、当归、桂、石菖蒲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失音。用法用量荆芥汤(《医统》卷四十六)。摘录《直指》卷八

  • 枳缩二陈汤

    药方名称枳缩二陈汤处方枳实(麸炒)3克砂仁2.1克 白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苏子(炒)瓜蒌仁厚朴(姜汁炒)香附(童便炒)各2.1克川芎2.4克木香沉香各1.5克甘草1克功能主治治关格,上下不通。

  • 景天涂方

    药方名称景天涂方处方景天(生用)1斤。制法上捣研绞取汁。功能主治赤疹。用法用量涂疹上,热炙手熨之愈。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一

  • 扶桑清肺丹

    药方名称扶桑清肺丹别名扶桑清肺散处方桑叶5钱,紫菀2钱,犀角屑5分,生甘草2钱,款冬花1钱,百合3钱,杏仁7粒,阿胶3钱,贝母3钱,金银花1两,熟地1两,人参3钱。功能主治化毒之中益之养肺,降火之内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