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气饮

和气饮

《嵩崖尊生》卷十四: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当归6分,川芎6分,白芍6分,人参6分,苏梗6分,陈皮6分,腹皮6分,甘草3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妊娠心胃胀满。

用法用量胎产心法》本方用法: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女科万金方》: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别名和气散

处方厚朴5钱,香附5钱,白术4钱,枳壳4钱,黄芩4钱,小茴香3钱,陈皮3钱,藿香3钱,甘草3钱,玄胡索3钱,砂仁2钱,草果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和,饮食少进,肚腹膨胀,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和气散(《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摘录《女科万金方》

《续易简》卷二: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苍术1两4钱,桔梗1两2钱,枳壳(去瓤,麸炒)6钱,橘红6钱,白芍药3钱,白芷3钱,川芎3钱,当归3钱,赤茯苓3钱,桂(去粗皮)3钱,半夏(汤洗7次)3钱,甘草(炙)3钱,厚朴(去粗皮,姜制)4钱,干姜4钱,吴茱萸(炒)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腹痛,肠鸣,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食前通口服。二滓并煎。

摘录《续易简》卷二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干姜1分,葛根2钱,升麻2钱,熟大黄1钱半,枳壳1钱半,桔梗1钱,苍术1钱,白芍7分,甘草8分,当归4分,半夏4分,白芷4分,茯苓4分,小茴5分,川椒15粒。

功能主治肾气上逆,先脊痛,继及背与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和气汤”。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苍术葛根桔梗当归茯苓白芷枳壳甘草陈皮白芍

功能主治通气。调经。主因跌扑闪挫,顿挫气血,凝滞作痛。经前腹痛。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三十

《鸡鸣录》: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白术(土炒)1钱5分,盐橘红1钱,盐香附2钱(研),茯苓8分,炒白芍1钱,酒芩1钱,川芎5分,炙草5分,酒归身1钱6分。

功能主治妊娠4月,倦卧不安,或口舌头痛,脚弱及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多,加栀炭1钱。

摘录《鸡鸣录》

《金鉴》卷五十二: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处方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姜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散。主小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大肠,遂成脐寒泻,粪色青白,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二

广嗣纪要》卷九引李东垣方:和气饮

药方名称和气饮

别名束胎和气饮、束胎饮

处方白术1钱半,黄芩1钱半,大腹皮1钱,枳壳(炒)1钱,苏叶茎5分,砂仁(炒)5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子满。妊娠7-8月,其妇奉养本厚,安居太过,胎元肥壮,温热内盛,腹大如鼓,腹满下坠,逼迫子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束胎和气饮(原书同卷)、束胎饮(《万氏女科》卷二)。

临床应用子满:徐大和之妻,娠八月,得子满病,腹满,胎坠下迫,玉门大张,胞形外露,但伸卧不能坐,势危,脉两手俱大坚搏手。密斋诊之曰:乃双胎也。胎肥气弱,不能束约,故下坠耳。用本方加人参一钱、升麻(炒)三分,服三剂,胎复上而安。后生一男一女。

摘录广嗣纪要》卷九引李东垣方

猜你喜欢

  • 九阳丹

    药方名称九阳丹处方辰砂1两,雄黄1两,雌黄1两,阳起石1两,硫黄1两,石燕子1两,禹余粮1两,牡蛎1两,紫石英(并研)1两,钟乳粉1两,鹿茸1两,天雄半两,木香半两,舶上茴香半两,蛤蚧1对,桑螵蛸半两

  • 当归赤芍汤

    药方名称当归赤芍汤处方全当归6钱,延胡索3钱,桃仁泥3钱,红木香1钱5分,赤芍5钱,红花2钱(炒),枳壳3钱(炙),地榆3钱(炒),银花3钱(炒),山楂肉3钱,藕节3个。功能主治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乃

  • 李根汤

    《千金》卷五:李根汤药方名称李根汤处方李根18铢,桂心18铢,芒硝18铢,甘草1两,麦门冬1两。功能主治小儿暴有热,得之2-3日。用法用量《普济方》引《幼幼新书》本方有葱,无桂心。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

  • 神仙坠痰丸

    药方名称神仙坠痰丸处方皂角(无虫蛀者,去皮、弦,酥炙黄色,去子净)48克白矾36克(生用)黑牵牛500克(取头末120克)制法上为细末,清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攻逐痰涎。治痰壅气阻,胸膈痞塞。用

  • 补益活络丹

    药方名称补益活络丹处方生黄耆5钱,生白芍3钱,桑枝5钱,党参(去芦)3钱,熟地3钱,丹皮3钱,茯苓(去皮)3钱,灵仙3钱,红花2钱,制首乌4钱,独活3钱,桃仁(去皮)1钱,当归3钱,木瓜3钱,赤芍2钱

  • 车前子涂方

    药方名称车前子涂方处方车前子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阴疝肿缩。用法用量汤调,涂肿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 甘草芍药汤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四○八:甘草芍药汤药方名称甘草芍药汤处方甘草半两,芍药半两,白蔹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苦参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火灼疮,一身尽如麻豆,或有脓汁,

  • 香藭散

    药方名称香藭散处方香附子(去毛,炒)180克藁本(去芦)120克 川劳(锉)橘皮(去白)各60克甘草45克(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散表邪。治伤风感寒,头痛恶寒,胸脘痞闷,脉浮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

  •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药方名称乌蛇膏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

  • 忽鹿麻散

    《圣惠》卷七十九:忽鹿麻散药方名称忽鹿麻散处方忽麻子1两,红兰花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赤芍药半两,琥珀半两,嫩荷叶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产后躁热,心神烦闷。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