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内灸散

内灸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内灸散

药方名称内灸散

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一两半;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八两;干姜(炮)、川芎、黄蓍(去苗),各二两;木香一两,陈皮(去白)四两,白芍药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前、产后一切血疾,血崩虚惫,气逆呕吐,冷血、冷气凝积,块硬刺痛,泄下青白,或下五色,腹中虚鸣,气满坚胀,沥血腰疼,口吐清水,频产血衰,颜色青黄,劳伤劣弱,月经不调,下血堕胎,血迷、血运、血瘕,时发疼痛,头目眩运,恶血上心,闷绝昏迷,恶露不干,体虚多汗,手足逆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五片,艾一团,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热服,温酒调下亦得。

如产后下血过多,蒲黄煎服。

恶露不快,加当归红花煎服。

水泻,加肉豆蔻末煎服。呕吐,加藿香生姜煎。

上热下冷,如荆芥煎。

但是腹中虚冷,血气不和,并宜服。

产后每日一服,则百病不生。

丈夫虚冷气刺,心腹疼痛,尤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内灸散

药方名称内灸散

别名代灸散(《普济方》卷三二七)。

处方茴香藿香丁香皮 熟干地黄(洗,焙)肉桂(去粗皮)各45克甘草(炙赤)山药当归(去芦,洗)白术白芷各240克藁本(去芦)干姜(炮)川芎黄耆(去苗)各60克木香30克陈皮(去白)120克白芍药30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崩虚惫,腹胁疴痛,气逆呕吐,冷气、冷血凝积,块硬刺痛,泄下青白,或下五色,腹胀肠鸣,口吐清水,月经不调,头目眩晕,体虚多汗,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艾1团,同煎至250毫升。空腹时热服,温酒调下亦得。

产后下血过多,加蒲黄;恶露不快,加当归红花;水泻,加豆蔻末;呕吐,加藿香生姜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猜你喜欢

  • 香薷剉散

    药方名称香薷剉散处方香薷(二钱)厚朴(姜制.二钱)茯苓(一钱半)甘草(半钱)陈皮(一钱) 良姜(一钱)功能主治解暑毒,止霍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盐些少,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

  • 鱼鳔当归汤

    药方名称鱼鳔当归汤处方鱼鳔当归各10克 红枣10枚制法将上3味水煎。功能主治大补气血。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法用量每日2次,可长期服用。摘录《民间方》

  • 天门冬饮

    药方名称天门冬饮处方天门冬紫菀茸知母(去毛,酒洗)桑白皮(蜜炙)各3克五味子桔梗(去芦)各1.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外感风寒,咳嗽不已,谓之子嗽。用法用量上药细切,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

  • 恒山饮子

    药方名称恒山饮子别名常山酒、恒山酒处方恒山3分,乌梅肉7枚(微炒),豉心半两,桃枝1握,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虎头骨3分(涂酥炙令黄),柳枝1握,干枣3枚,生姜半两,桃仁2-7枚(汤浸,去皮

  • 清金引血汤

    药方名称清金引血汤处方藕节9克 茅根15克 侧柏9克降香桑叶麦冬各6克 旱莲草9克 黑芥穗4.5克泽兰15克功能主治清燥润肺,引血下行。治经前鼻衄,经期提前或停闭,头晕耳鸣,口干欲饮,苔黄脉数。用法用

  • 龙旋散

    药方名称龙旋散处方青皮、干姜、官桂、玄胡索(醋炒)、丁香、豆蔻、砂仁、枳壳、槟榔、厚朴、香附、山楂、艾叶。功能主治调理脾胃。主小儿因脾胃有伤,渐成疳积,以致面色萎黄,时作潮热,眼泡浮肿,肚腹绞痛。摘录

  • 壁钱散

    药方名称壁钱散处方壁蟢窠7个(内有子者),老壁蟢2个(以发扎好),白矾7分(熔化)。制法将扎好之壁蟢入熔矾中粘足,灯火炙透,为末。功能主治热症喉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败毒丸

    《圣惠》卷九:败毒丸药方名称败毒丸处方干蝎半两(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踯躅花1分,芜花1分(醋炒,令干),朱砂1分(细研)。制法上为末,以水研豉心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阴阳二毒。用法用量

  • 降灵丹

    药方名称降灵丹别名来复丹处方舶上硫黄1两,雪白消石1两(并于沙石铫或银器内,用文武火慢炒熔,令作珠子,无令火紧,大过即不中用,须倾在纸上放冷,研细末),莲花青皮1钱,久年陈皮1钱,上等无石五灵脂1钱。

  • 金龙散

    药方名称金龙散处方金硫黄5厘,龙脑5厘,沙糖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痘难发出者;及麻疹难发出者。用法用量分为2服。日数次用之。摘录《格物堂经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