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一散

六一散

《中国药典》: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

性状为浅黄白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润滑感。

炮制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用法用量调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外用,扑撒患处。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鉴》卷十四: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白腻者,研细,水飞,晒干再研)90克冰片0.9克(后和研匀)甘草(取头末,研极细)9克

制法上将滑石甘草末研匀,然后加冰片研匀。

功能主治治痘疹热毒太盛,红紫黑陷,狂言引饮者。

用法用量用败毒散调下;春、秋各用灯草煎汤候冷调服;夏月新汲泉水调服。三至五岁服3克,十岁服6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九: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黄耆6两(炙),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咯血,发寒热。

用法用量如常点服,不拘早晚,干吃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四三: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枳壳6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瘦胎易产,抑阳降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调,未产前1月服,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三

猜你喜欢

  • 伏火玄石柜灵砂丹

    药方名称伏火玄石柜灵砂丹处方朱砂3两(细研,纸裹),磁石1斤半(搞碎,细研,淘去赤汁尽)。制法上以石脑油12两,拌磁石令泣泣相入。先固碎一瓷瓶子令干,入磁石一半于瓶子内,筑令实,中心剜作一坑子,可容得

  • 理中安蛔汤

    药方名称理中安蛔汤处方人参中、白术中、干姜上、茯苓中、乌梅3个,花椒。制法加生姜,水煎服。如合丸药,用乌梅浸烂蒸熟,捣如泥,入前末药再捣如泥。功能主治温扶脾土,去虫。主蛔厥,手足冷而吐蛔。用法用量本方

  • 红柿粥

    药方名称红柿粥处方红柿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润心肺,止消渴,疗肺痿,清心热,开胃气,解酒热,安胃热,止口干,止吐血,补元气,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下筛取汁,和糯米泔煮粥,和蜜尤好,任食之。或和粘米粉成泥,作

  • 枫香丸

    药方名称枫香丸处方枫香1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藁本半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仙灵脾半两,小荆子半两,莽草半两(微炙),赤箭半两,白鲜皮1两,景天花半两,蛇床子1两,羚羊角屑1两。制法上为

  • 萆薢耆附汤

    药方名称萆薢耆附汤处方萆薢5钱,人参1钱半,附子1钱半,桂枝1钱半,当归1钱半,干姜1钱半,黄耆1钱半,甘草3分。功能主治霉疮鼻柱溃蚀。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霉疮证治秘鉴》卷下

  • 永安止痒汤

    药方名称永安止痒汤处方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苍术桃仁红花归尾赤芍各9克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利湿止痒。治瘙痒性皮炎,怕冷,久治不愈,属血瘀兼风。全身瘙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滑有力。亦用于各种顽固

  • 琥珀茯苓丸

    《医方简义》卷六:琥珀茯苓丸药方名称琥珀茯苓丸处方琥珀5钱,浙茯苓2两,猪苓5钱,木瓜5钱,牛膝梢3钱,粉丹皮3钱,泽泻8钱,制香附1两,车前5钱(炒),肉桂5钱,淡附片1两,蓬术4钱(炒),三棱3钱

  • 乳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乳香丸药方名称乳香丸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60克乳香(研)白芷(锉)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小豆(生)骨碎补(去毛

  • 龙朱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龙朱散药方名称龙朱散处方马牙消半斤,川芒消4两,寒水石4两,石膏3两。制法以水5升,浸3日,用银器中煎至水尽,后入寒水石及石膏,候凝硬,阴干,别入龙脑半两

  • 柏霜散

    药方名称柏霜散处方黄柏2钱,雄黄2钱,没药1钱,轻粉1钱,枯矾1钱,粉霜1钱,冰片3分,朱砂5分,孩儿茶3钱,蜗牛10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杨梅癣,浑身腥臭,或干而起白屑,或肉碎而流红水者。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