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克效饼子

克效饼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克效饼子

药方名称克效饼子

处方甘草绿豆末、荷叶,各五两;定粉(研)、龙脑(研)、麝香(研),各半两;金箔二十五片(为衣),信砒(醋煮)二两半,朱砂(研飞)一两一分。

炮制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两作二十圆,捏扁,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积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半,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或一发后六、七日再发,并能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饼子,以新汲水磨化。

日发者,未发前服之。

间日者,不发夜服。

隔数日发者,前一日夜服。

连日者,凌晨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八:克效饼子

药方名称克效饼子

处方甘草(爁)5两,绿豆末5两,荷叶(爁)5两,淀粉(研)半两,龙脑(研)半两,麝香(研)半两,金箔25片(为衣),信砒(醋煮)2两半,朱砂(研飞)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两作20丸,捏扁,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粟,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积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半;或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1日1发,或隔日1发,或1发后6-7日再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1饼子,以新汲水磨化,日发者,未发前服之;间日者,不发夜服;隔数日发者,前1日夜服;连日者,凌晨服。

摘录《局方》卷八

卫生宝鉴》卷十五:克效饼子

药方名称克效饼子

处方甘遂(麸炒黄)1两,荞面1两,黑牵牛(净,4两,半生半熟,取头末)2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腰痛及腿膝。

用法用量每服3钱,夜卧滴水和成饼,慢火烧黄色取出。气实者作1服,烂嚼后,煎半生半熟,葱白酒送下;气虚人作两服,先吃一多半,至明取动,再嚼一少半,亦用半生半熟,葱白酒送下,微取1行。

注意妇人有胎不可服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五

猜你喜欢

  • 拔疔膏

    《青囊秘传》:拔疔膏药方名称拔疔膏处方银朱、荔枝肉、蜗牛、鲜虾肉。制法同捣为膏。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贴之。摘录《青囊秘传》《经目屡验良方》:拔疔膏药方名称拔疔膏处方野菊花1钱5分,山慈姑1钱5分,升

  • 青竹茹汤

    药方名称青竹茹汤处方生芦根(切)20克 青竹茹20克粟米6克生姜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胃热气逆,干呕,饮食不下。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不止,服三剂。摘录《普济方》卷二

  • 开光复明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开光复明丸药方名称开光复明丸处方栀子60克 川连120克黄芩黄柏大黄各60克泽泻元参红花胆草各30克赤芍归尾各36克菊花60克防风30克 生地36克石决明蒺藜各60克

  • 黄耆十补汤

    《仁斋直指》卷九:黄耆十补汤药方名称黄耆十补汤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白芍药30克人参白术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北五味子肉桂天台乌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

  • 五宝散

    药方名称五宝散处方石钟乳12克朱砂3克珍珠(豆腐内煮20分钟取出)6克冰片3克琥珀6克制法各研极细,和一处再研数百转,瓷罐蜜收。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腐消痰。治疳疮。用法用量用药6克,加飞罗面24克,再

  • 怀干散

    药方名称怀干散处方密陀僧1分,黄柏(蜜炙)半两。制法上于怀中怀干,为散。功能主治毒恶疮。用法用量先用葱汤洗疮,候干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 练根散

    药方名称练根散处方木莲(名木馒头,收阴干)、枳实(去瓤,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点眼朱砂煎

    药方名称点眼朱砂煎处方朱砂1分(细研),琥珀1分(细研),黄丹1钱,黄柏(生)1分,黄连末1分,蕤仁1分(汤浸,去赤皮,细研),马牙消半两(细研)。制法上为细末,后用白蜜3两,并滤去滓,入诸药更研令匀

  • 新制消结汤

    药方名称新制消结汤处方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狮子草30克。功能主治祛痰、疏气、消炎、行瘀、开窍、败毒、通络。主痰凝气聚,瘀热阻遏,经络不通。用法用量取用猪颈杀口处之肉同上药共

  • 芝麻白糖糊

    药方名称芝麻白糖糊处方芝麻50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芝麻拣净,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香后晾凉,捣碎后,装入瓦罐内备用。功能主治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精髓。适用于平时调补,以抗早衰;肺燥咳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