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丹砂散

丹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15克 天竹黄15克秦艽15克(去苗)白鲜皮15克沙参15克(去芦头)寒水石30克麦门冬60克 (去心,焙干)马牙消15克(研入)川升麻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龙脑3克(研入)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养阴润肺。主风热,心肺壅滞,时多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温水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普济方》卷一九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3两(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正阳主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平旦温蜜水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因伤寒、热病、疟疾,邪毒攻胎,致令子死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3分煎,酒3分煎,稍热调下,连2-3服,未下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圣惠》卷二十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天竹黄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寒水石1两,麦门冬2两(去心,焙干),马牙消半两(研入),川升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龙脑1钱(研入)。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风热,心肺壅滞,时多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朱砂半两,马牙消1两,铁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鬼黄。

用法用量每服1钱,磨犀角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七十: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两(细研,水飞过),犀角屑半两,天竹黄半两,胡黄连2两,寒水石1两(细研),麦门冬1两(去心,焙),马牙消1分(细研),铅霜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妇人客热,心神烦躁,口干舌涩,食少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伤寒微旨论》卷下: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粒,腻粉1钱(气弱年老人减半)。

功能主治病人用承气汤下之后,至4-5日两手脉沉数有力,或潮热,或谵语者。

用法用量上为末,用桃、柳心共1把许,细切研烂,绞取自然汁,加砂糖1块如枣大,更入新汲水通前成半盏,化前药下之,如经1昼夜不利动,再作服之。如冬月无桃枝、柳条,用生地黄1两锉碎,水1升,煎取半升,化药服。

摘录伤寒微旨论》卷下

圣济总录》卷五: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2两,天麻1两,威灵仙(去土)1两,人参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炮)1两,当归(切,炮)1两,干姜(炮)1两,羊踯躅(去心,酒蒸)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中风,四肢不举,志意昏浊,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后酒调下。渐加至2钱,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水飞)1两1分,黄连(去须)1两1分,铁粉(研)1两1分,栝楼1两1分,赤石脂3分,芦荟(研)3分,龙齿3分,泽泻3分,胡粉(研)半两,铅丹(研)半两,牡蛎(熬)1分,桑螵蛸10个(炙),鸡肶胵5枚(蜜炙黄),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药除别研外,捣罗为散,再和匀。

功能主治三消病,小便频数,皮燥毛焦,饮食虽多,肌肉消瘦,渴燥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小麦汤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5两,桃花(阴干)5两。

制法先将桃花研令如粉,次入丹砂,同研极细。

功能主治面粉钵如麻子。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井花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如粉)2两,贝齿(烧灰)2两,干姜(炮)半两,衣内白鱼40枚(煿令干)。

制法上药干净乳钵中,为极细末,以熟帛3度罗过。

功能主治虚热目赤生肤翳,眦痒风泪;白翳。

用法用量点时仰卧,令人以小指甲点少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方出《本草纲目》卷四,名见《景岳全书》卷六十: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炉甘石(煅赤,童便淬7次)、硼砂海螺蛸、朱砂

功能主治目翳昏暗赤烂。

用法用量景岳全书》本方用朱砂五钱,余各一两,为极细末,临用加冰片研点。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四,名见《景岳全书》卷六十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分,麝香半钱,陈石灰(煅过)1分,铅丹(炒)1分,猪筒骨1枚(煅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长肌肉,止疼。主冷疮。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干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钱(研),腻粉1钱,蜈蚣1条(酒浸,炙),蝎梢49枚(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惊搐。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薄荷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别名朱砂

处方丹砂1分,牛黄1分,天竺黄1分,铁粉1分,麝香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风,心热惊痫。

用法用量朱砂散(《诚书》卷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钱,雄黄1钱,麝香半钱,腻粉半钱,青黛1钱,晚蚕蛾1钱,芦荟1钱,胡黄连末1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散,再一处拌匀。

功能主治小儿疳,蚀唇颊,齿牙浮动宣露,口臭。

用法用量每用2字,干贴患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半两,丁香半两,白马夜眼1分(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痢。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空心以井花水调下,后服雉肝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研)1两,白矾(熬汁枯,研)2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肌热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薄荷自然汁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普济方》卷三五六: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葵子3分,阿胶(炒)3分,牛膝(酒浸)3分,当归(切,焙)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令胞烂。主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本方名丹砂散,但方中无丹砂,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

《眼科锦囊》卷四: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真朱5分,滑石(生)1钱,石膏(煅)2钱,枯矾7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恶血眼满肿者。

用法用量和解乳汁,点之。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丹砂散

药方名称丹砂散

处方丹砂1分(研,水飞),芒消1两半(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喉咽肿痛,咽物妨闷。

用法用量每用1字,时时吹入喉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猜你喜欢

  • 槐耆汤

    药方名称槐耆汤处方槐花1两,青蒿1两,生地7钱,紫苏7钱,南薄荷7钱,连翘7钱,生黄耆5钱,天冬5钱,元参5钱,花粉5钱,黄柏3钱。功能主治疳蛊,口干火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痛,加白芷3钱,川芎2钱

  • 皂刺散

    药方名称皂刺散处方皂角刺(紫黑色者)连皮栝楼各等分 北五灵脂减半制法上药锉细。功能主治治痈疽。初起或已溃者。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酒400毫升,煎取240毫升,入乳香少许,温服。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

  • 固本锁精丹

    药方名称固本锁精丹处方黄耆75克人参75克枸杞子60克锁阳60克五味子60克石莲肉75克山药60克 海蛤粉75克黄柏60克(酒拌,晒干,炒黑色)制法上药为末,用白术180克,水1.3升,煎至500毫升

  • 胃炎验方

    药方名称胃炎验方处方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功能主治温中补脾,清热理气。主虚寒挟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加味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味紫菀汤处方紫菀(炒)1钱,阿胶(蛤粉炒成珠)1钱,知母1钱,贝母1钱,桔梗5分,生甘草5分,人参5分,茯苓5分,五味子12粒,牛蒡子5分,金银花5分。功能主治肺痿,久而气极,劳热自汗,皮毛

  • 凉肝八宝丹

    药方名称凉肝八宝丹处方生犀角(锉末)1两,羚羊角(为末)1两,真阿胶(酒化)1两,好京墨1两,大生地(酒浸)2两,全当归(酒浸)4两,大川芎(酒洗)2两,杭白芍(酒沙)2两,威灵仙1两半。制法先将阿胶

  • 甘遂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甘遂汤药方名称甘遂汤处方甘遂(炒令微黄)半两,半夏(汤浸去滑,生姜汁炒干)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留饮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乃快,虽利心下续结满,此为留饮未除。用法用量每

  • 川椒散

    《圣惠》卷四十三:川椒散药方名称川椒散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当归半两(锉,微炒),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

  • 矾香油

    药方名称矾香油处方明矾末(取绵纸作长条,打成结子,放入菜油内浸透,取铁筛放细结子,用火烧结内油仍滴于所烧油内,烧至枯毕,以结磨粉)、松香(用胡葱煎汤,去葱,入香煮温在汤内,手扯去油,冷凝磨粉,并与白矾

  • 回生至神汤

    药方名称回生至神汤处方人参3两,肉桂3钱,白术2两,生姜汁1合,葱10条(捣汁)。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身热11日,而热反更盛,发厥不宁,1日而3-4见,是邪不能传肝,此厥乃似热而非热,内寒之甚,逼阳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