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丑午丹

丑午丹

药方名称丑午丹

处方马蔺子3钱(炒,研细),牛黄3厘。

制法梨1个(去皮),上剜1孔,去心,将药装入梨内,仍以盖盖之,竹签扦好,饭锅内炖熟,不可入水。

功能主治止脓收口。主痔疮、痔漏。

用法用量服时入白蜜7-8钱,捶烂食之,1日吃1个。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青云散

    药方名称青云散处方石莲心7.5克天南星(炮)僵蚕(直)蝎郁金(皂角煮)各4.5克雄黄3克粉霜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孩儿因惊啮齿,唇赤口干,面部色青,梦中叫唤。用法用量每用0.3~0.5克

  • 九虫丸

    药方名称九虫丸处方牙子、贯众、蜀漆、芜荑、雷丸、橘皮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百虫。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送下,1日2次。令虫下。摘录《医心方》卷七引承祖方

  • 莲子百合煲猪肉

    药方名称莲子百合煲猪肉处方莲子30克百合30克 瘦猪肉200~250克制法将莲子、百合、瘦猪肉加水适量,置文火上煲熟。功能主治交通心肾,固摄精气。适用于梦遗、心悸、失眠、滑精、淋浊、带下。用法用量调味

  • 丹皮柴胡犀角汤

    药方名称丹皮柴胡犀角汤处方丹皮3钱,柴胡3钱,生地3钱,白芍3钱,茯苓3钱,犀角1钱(研汁),炙草2钱。功能主治狂病,喜怒乖常。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金针》卷六

  • 赤散

    《肘后方》卷二:赤散药方名称赤散处方牡丹5分,皂荚5分(炙之),细辛3分,干姜3分,附子3分,肉桂2分,珍珠4分,踯躅4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瘴气、疫疠、温毒。用法用量初觉头强邑邑,便以少许纳鼻中,

  • 八物二陈汤

    药方名称八物二陈汤处方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功能主治劳发痰火,素有痰火,略有劳动,便发寒热,全类伤寒,轻者将息周日自愈,重者颈腋膊胯之间遂结核,肿痛或消,下次遇劳又发。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

  • 锦鸠丸

    药方名称锦鸠丸别名羊肝丸、神驻锦鸠丸处方草决明子3两,蕤仁(去皮)3两,羌活(去芦)3两,瞿麦3两,细辛(去苗)5两,牡蛎(洗,火煅取粉)5两,黄连(去须)5两,杜蒺藜(炒,去尖角)5两,防风(去芦)

  • 鸡骨鳖甲丸

    药方名称鸡骨鳖甲丸处方宿乌鸡(胸膈骨)1具(酒浸1宿,炙黄),鳖甲(炙)4分,蜀漆4分,柴胡4分,桔梗4分,人参4分,芍药5分,大黄5分,黄芩5分,杏仁5分,枳实1分半(炒),防葵(切)3分,白术3分

  • 灵芝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灵芝丸药方名称灵芝丸处方苍术1斤(米泔浸,时换水)。制法上一味,用竹刀刮去皮并土,夏浸三日,冬七日,晒干,木臼内捣罗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骨髓,通利耳目。主脾肾气

  • 黄耆内消汤

    药方名称黄耆内消汤处方黄耆5钱,当归3钱,豨莶1钱,苍耳1钱,公英3钱,玄参1钱5分,赤芍2钱,丹皮1钱,甲珠1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臀痈初起。摘录《外科真诠》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