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藁本

黑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藁本

药材名称黑藁本

别名川芎、野川芎、岩林

来源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以根入药。秋冬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胃寒痛,肌肉关节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藁本

药材名称黑藁本

拼音Hēi Gǎo Běn

别名蕨叶白芷、岩林、岩川芎、野川芎、打不死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蕨叶藁本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Ligusticopsis pteridophylla (Franch.)Leut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细长,结节明显,黑褐色。圆柱形,中空,具细条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叶柄,叶柄长15-20cm,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羽片5-7对,长圆状卵形,小羽片3-5对,卵形,末回裂片倒卵形至扇形,长约1cm,宽约0.5cm,不规则齿状浅裂,裂片先端具小尖头,脉简化为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或腋生,直径5-7cm;总苞片8-10,线形;伞辐12-20,长2-3cm,小总苞片6-10,线形;萼齿不明显;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垫状,花柱2,向下反曲。分生果椭圆形,长约5mm,宽约3mm,背棱湿着突起,侧棱扩大成翅;每棱槽内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背棱显着突起,侧棱扩大成翅;每棱槽内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3300m的林下、草坡、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肉质,有粗大分枝,表皮黑色,有特殊香气。

化学成分根含细辛醚(asaricin),丁香色原酮(eugenin),去甲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香柑内酯(bergapten),镰叶芹二醇(falcarindiol),阿魏酸(fernl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疏风发表;散寒止痛。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腰痛;胃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粉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鸱肉

    《中药大辞典》:鸱肉药材名称鸱肉拼音Chī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肉。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食之治癫痫疾。"②《纲目》:"食之,消鸡肉

  •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 紫青藤根

    药材名称紫青藤根拼音Zǐ Qīnɡ Ténɡ Gēn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 女儿红根

    《中药大辞典》:女儿红根药材名称女儿红根拼音Nǚ ér Hónɡ Gēn别名鸭公青(《草木便方》),鸭公头、消黄散(《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

  • 粪箕笃

    《全国中草药汇编》:粪箕笃药材名称粪箕笃拼音Fèn Jī Dǔ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

  • 楤木叶

    《中药大辞典》:楤木叶药材名称楤木叶拼音Sǒnɡ Mù Yè别名吻头(《本草拾遗》),树头菜(《本草推陈》)。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嫩叶。功能主治《本草推陈》:&q

  • 南蛇藤果

    药材名称南蛇藤果拼音Nán Shé Ténɡ Guǒ别名合欢花、狗葛子、皮猢子、鸦雀食。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青葙花

    《中药大辞典》:青葙花药材名称青葙花拼音Qīnɡ Xiānɡ Huā出处《江西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花序。性味《江西草药》:"性微寒,味苦。"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明目去翳。治吐血

  • 龟胆汁

    《中药大辞典》:龟胆汁药材名称龟胆汁拼音Guī Dǎn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胆汁。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纲目》:"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

  • 椰子瓤

    《中药大辞典》:椰子瓤药材名称椰子瓤拼音Yē Zi Ránɡ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椰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化学成分椰子含油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