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麻皮

麻皮

《中药大辞典》:麻皮

药材名称麻皮

拼音Má Pí

出处《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茎皮部的纤维

性味《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去瘀,利水。治跌扑损伤,热淋胀痛。

①《唐本草》:"沤麻汁(浸泡大麻秆的水),止消渴,治瘀血。"

②《纲目》:"破血,通小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跌扑折伤疼痛:黄麻(皮)烧灰,头发灰各一两,乳香五钱,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王仲勉经验方》接骨方)

②治热淋,小腹胀满急痛:麻皮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上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疗破伤风:取大麻皮4两烧存性,研细末,分4份,加入适量的黄酒或白酒,每次开水送服1份,盖被使出汗,每日2~3次。治疗10例,9例痊愈。一般服药后1~2天内见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麻皮

药材名称麻皮

拼音Má Pí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大麻茎皮部的纤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bis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取茎,剥取皮部,除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栽培,也有半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东、中南等地。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麻或称印度大麻(主要为雌花花穗及少量果实、小叶及细茎部分)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特殊影响,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吸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因剂量、给药途径及用药时的特殊环境而有不同,特别与个性有很大关系,吸食后或思潮起伏、精神激动、自觉欣快;或沉涸优郁、惊惶失措。较大剂量常多生幻觉。长期服用,则精神堕落,严重丧失工作能力。这些作用主要由其中所含的四氢大麻酚(简称Δ- THC)所引起,久用可产生耐受性,甚至可以耐受比致死量还大的剂量,停药时并不产生戒断现象。内服时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产生与吸人时相同程度的作用,而且作用发生也较慢,可能是有效成分被消化液破坏,也可能通过肝脏时被破坏一部分所致。大麻吸毒在国外是严重的社会问。 Δ- THC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足既有兴奋又有抑制,动物的自发活动受到抑制,但给予外界刺激则其反应却更为敏感,对于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有延长作用,但对苯丙胺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却也有协同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抗伤害(止痛)作用(热板法)。

2.抗菌作用 欧产大麻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酸性,带有酚性或羧基基团的非结晶物质,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溶媒中。1∶1500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而对革兰氏阴性的大肠一伤寒菌属、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无效。全血、血浆。血清可部分灭活此成分而降低其抗菌效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此成分在1∶100浓度时,可立即杀死之;1∶10000浓度时则需8小时。临床上可用于口腔、耳鼻喉、皮肤之消毒。

性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截疟;驱蛔;定喘。主疟疾;蛔虫症;气喘。

用法用量内服:0.2-1.5g,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跌扑损伤疼痛:黄麻(皮)烧灰,头发灰各一两,乳香五钱,为未,每服三钱,温酒下。(《王仲勉经验方》接骨方)②治热淋,小腹胀满急痛:麻皮一两,甘草三分(炙微亦)。上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各家论述1.《唐本草》:沤麻汁(浸泡大麻秆的水),止消渴,治瘀血。

2.《纲目》:破血,通小便。

临床应用治疗破伤风。取大麻皮吐两烧存性,研细未,分4份,加入适量的黄酒或白酒,每次开水送服1份,盖彼使出汗,每日2-3次。治疗10例,9例痊愈。一般服药后1-2天内见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延羽卵果蕨

    药材名称延羽卵果蕨别名延羽针毛蕨来源蕨类蹄盖蕨科延羽卵果蕨Phegopteris decursivepinnata Fee,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向北到河南及陕西南部,西南到云南。功能

  • 野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棉花药材名称野棉花拼音Yě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铁蒿、水棉花、土白头翁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

  • 水田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七药材名称水田七拼音Shuǐ Tián Qī别名水狗仔、水虾公、屈头鸡、黑冬叶、冬叶七、米荷瓦、马老头、水鸡仔、水萝卜、水槟榔来源蒟蒻薯科(蛛丝草科、箭根薯科)裂果薯

  • 岩蜈蚣

    药材名称岩蜈蚣拼音Yán Wú Gōnɡ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caualeriei

  •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药材名称疬子草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

  • 地磨薯

    药材名称地磨薯拼音Dì Mó Shǔ别名野芝麻棵、小黑药、野芝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细齿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采收和储藏:

  • 槲寄生

    《中国药典》:槲寄生药材名称槲寄生英文名HERBA VISCI别名北寄生、冬青、桑寄生、柳寄生、黄寄生、冻青、寄生子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

  • 露兜竻花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花药材名称露兜竻花拼音Lù Dōu Lè Huā别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夏季采收,晒干。化学成分花含

  • 油茶

    药材名称油茶拼音Yóu Chá别名油茶树、茶子树来源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osa Lour.],以根和茶子饼入药。根皮

  • 千针万线草

    《中药大辞典》:千针万线草药材名称千针万线草拼音Qiān Zhēn Wàn Xiàn Cǎo别名麦参、筋骨草(《云南中草药》),大鹅肠菜(《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