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麝香草

麝香草

药材名称麝香草

拼音Shè Xiānɡ Cǎo

别名百里香(《上海植物名录》)。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麝香草全草。5~6月采收。

原形态灌木状常绿草本。茎坚硬直立,四棱形,高18~30厘米,多分枝。叶无柄,对生,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2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尖,叶缘稍反卷,全缘,基部广楔形,上面具短茸毛,并密生腺点。枝梢疏生轮伞花序;花萼表面有短柔毛及腺点,绿色,下唇2裂成针刺状,上唇3裂,裂片较下唇裂片为短;花冠粉红色,比花萼稍长,上唇直立,油腺明显,有樟脑香味;雄蕊2强,超出花冠,花药红色;雌蕊柱头2裂,红色。小坚果棕褐色。花期5~6月。

生境分部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有栽培。

化学成分盛花期的全草含挥发油0.8~1.2%。挥发油中含百里香酚(即麝香草脑,为油中的主要成分)、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l-α-蒎烯、γ-松油烯、α-松油醇,l-脑、石竹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醇酯、乙酸龙脑酯、2-甲基-6-亚甲基庚二烯-2,7-醇及其乙酸酯。另有谓不同之品种其挥发油的单萜成分不同,可分别为牻牛儿醇、芳樟醇、α-松油醇、香荆芥酚、百里香酚或侧柏醇-4及松油醇-4。

全草尚含:皂甙、熊果酸、齐墩果酸、咖啡酸、绿原酸、喹啉-4-羧酸,少量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7-β-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等。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挥发油,特别是麝香草脑有防腐、消毒作用,可用于口腔、咽喉之灭菌。麝香草脑作用性质与酚类似,而作用更强(酚系数为25),但遇有机物则效力大减,水中溶解度亦远较酚为差(1/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开花季节茎、叶的乙醇或生理盐水的提取物效力较好。挥发油的蒸汽亦有良好功效。用纸层析可分别获得对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有效的物质(非鞣质或酚性化合物),在1:300000~500000浓度时即能抑菌。它还有抗真菌作用,1%麝香草脑的醇溶液或2%粉撒布可用于皮肤癣菌病。对放线菌病可以局部应用及口服,但青霉素的疗效较其优越。

②驱虫作用

麝香草脑对钩虫、鞭虫有麻痹作用,但因其毒性较大,已为其他更好的驱虫剂所取代。尚可用于治疗球虫病。

③对呼吸道的作用

叶有祛痰作用。其提取物能增进支气管粘膜的分泌,麝香草脑、香荆芥酚能促进纤毛(蛙气管)运动,并以原形自肺排出,故有杀菌作用,有人认为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

④其他作用

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乙酰胆腻引起的豚鼠小肠收缩,而对抗5-羟色胺的作用却较弱,对缓动素之对抗则更差,对组织胺的作用仅有轻微影响。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阿托品不能阻止此兴奋。对豚鼠肺灌流时,提取物有轻度松弛支气管的作用,对大鼠血压则无影响。有人称其有驱风作用,内服可治腹泻及鼓肠(减轻肠管发酵),或云可用于通经,并有镇静作用,在体外,它能抑制胆碱酣酶。对家兔静脉注射,可降低血磷,升高血糖。

⑤体内过程与毒性

麝香草脑在肠胃道可迅速而完全的被吸收;油、酒可促其吸收。半数在体内破坏,其余部分与硫酸根或葡萄糖醛酸相结合而由尿排出。涂于皮肤无刺激性,亦不吸收,但能刺激粘膜,故可引起呕吐,其毒性仅及酚的1/4。口服1克不致引起中毒症状,量大则可致眩晕、上腹剧痛、兴奋、恶心及呕吐、虚弱、流涎流汗、发绀、体温降低、脉细速、呼吸慢乃至昏迷。

荆芥酚与麝香草脑为异构体,作用亦相似,抗菌效力较强,刺激性亦较强;易吸收,可引起呕吐、腹泻,口服致死量在0.1~1克/公斤之间,由于肝脏变性,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

功能主治①《国药的药理学》:"镇咳。尤对百日咳有效。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喉炎。又为皮肤刺激药,防腐性洗涤药。"

②徐、赵《生药学》:"芳香性镇静剂。驱风,镇咳,祛钩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闹羊花

    《中国药典》:闹羊花药材名称闹羊花拼音Nào Yánɡ Huā英文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来源本品

  • 肥猪苗

    《中药大辞典》:肥猪苗药材名称肥猪苗拼音Féi Zhū Miáo别名黄菊莲(《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儿根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

  • 金花茶花

    药材名称金花茶花拼音Jīn Huā 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水牛角浓缩粉

    药材名称水牛角浓缩粉拼音Shuǐ Niú Jiǎo Nónɡ Suō Fěn英文名PULVIS CORNUS BUBALI CONCENTRATUS来源本品为水牛角的半浓缩粉。性状

  • 飞龙掌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龙掌血药材名称飞龙掌血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别名见血飞、大救驾、三百棒、下山虎、簕钩、黄大金根来源为芸香科飞龙掌血属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蛾眉石凤丹

    药材名称蛾眉石凤丹拼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别名一枚花(《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四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根

  • 西番莲

    《中药大辞典》:西番莲药材名称西番莲拼音Xī Fān Lián别名玉蕊花((花镜》),西洋鞠、转心莲(《植物名实图考》),转枝莲(《四川中药志》)。出处《植物名实图》来源为西番莲科植物西番莲

  • 毛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冬瓜药材名称毛冬瓜拼音Máo Dōnɡ Guā别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毛花杨桃Actinid

  •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药材名称独椒拼音Dú Jiāo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的根皮。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