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麂子草

麂子草

药材名称麂子草

拼音Jǐ Zǐ Cǎo

别名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Bak.)Ching[Lycopodium fordii Bak.]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净杂质、泥土,晒干。

原形态附生植物,茎柔软下垂,长20-30cm,多回二叉分枝。叶革质,螺旋状排列,基部扭曲而呈2列状;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1.5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主脉明显。孢子囊穗较营养叶部分略细瘦,顶生;孢子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6mm,宽约1m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常绿阔叶林区,附生在树干或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三萜类:千层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千层塔三醇(tohogenol),千层塔烯三醇(serratriol),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层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 生物碱:石松灵碱(lycodoline),马尾杉任碱(phlegmariurine)A、B、C、M及福地明(fordimine)。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关节肿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咳喘;热淋;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昂天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药材名称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 angusta (L.) L. f.,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 牛耳散血草

    药材名称牛耳散血草拼音Niú ěr Sàn Xuè Cǎo别名散血草、歇壁蝴蝶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carpus clarkeanus (Hem

  • 栀子花

    《中药大辞典》:栀子花药材名称栀子花拼音Zhī Zi Huā别名山栀花(《纲目》),野桂花、白蟾花、雀舌花(《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贯叶连翘

    《中药大辞典》:贯叶连翘药材名称贯叶连翘拼音Guàn Yè Lián Qiáo别名小汗淋草(《南京民间药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贵州民间方药集》),赶山鞭、

  • 鹰爪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莲药材名称鹰爪莲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来源菊科鹰爪莲Saussurea heguensis C. B. Clarke [S. phyllocephal

  • 苦苣根

    药材名称苦苣根拼音Kǔ Jù Gēn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根,夏、秋采取。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用法用量内服:0.5~1两。

  • 黑芝

    药材名称黑芝拼音Hēi Zhī别名玄芝、黑云芝、假灵芝出处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

  • 欧绵马

    药材名称欧绵马拼音ōu Mián Mǎ别名贯众、鳞毛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filix-mas(L.)Schott[Polypodiu

  • 牡丹花

    《中药大辞典》:牡丹花药材名称牡丹花拼音Mǔ Dān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淡,无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