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毛风毛菊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

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 F. [S. uillosa Franch.]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长毛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茎肥厚,顶端密被膜质残存叶柄;茎被白以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6cm,宽2-3cm,先端稍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叶缘有睫毛;茎生叶1-3,条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cm;总苞卵状钟形,长约2cm;总苞片3层,全部或边缘紫色,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3层,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小花管状,紫色,长达2cm。瘦果圆柱状,长3-4cm,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5200m的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种水肿。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湖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背草果

    药材名称黄背草果拼音Huánɡ Bèi Cǎ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背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medatriandra Forsk.Var.japonica(Willd.)M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 粗榧枝叶

    药材名称粗榧枝叶拼音Cū Fěi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

  • 禾秆蹄盖蕨

    药材名称禾秆蹄盖蕨拼音Hé Gǎn Tí Gài Jué别名尖裂蹄盖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禾秆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um yokoscense(Franch.et Sa

  • 福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福参药材名称福参拼音Fú Shēn别名建参、福建参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福参Angelica morii Hayata,以根入药。秋季采,去须根,刮去粗皮,晒干或蒸熟晒干。

  • 栗壳

    《中药大辞典》:栗壳药材名称栗壳拼音Lì Ké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外果皮。性味《纲目》:"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①孟诜:

  • 红蒿枝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药材名称红蒿枝拼音Hónɡ Hāo Zhī别名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

  • 小黄鼠狼

    药材名称小黄鼠狼拼音Xiǎo Huánɡ Shǔ L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肿足蕨科植物光轴肿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dematium eriocarpum(Wall.ex Mett.)

  • 桂树根

    药材名称桂树根拼音Guì Shù Gēn别名桂根(《纲目拾遗》),桂花根(《分类草药性》)。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根或根皮。9~10月挖取老树的根,或剥取根皮。原形

  • 山马兰

    药材名称山马兰拼音Shān Mǎ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马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lautureana (Debx.) Kitam. [Boltonia lau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