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金丝草

金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别名黄毛草、笔子草、猫尾草、笔尾草、金丝茅、竹蒿草

来源禾本科金丝草属植物金丝草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别名猫毛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肥马草、枪草(《种子植物名称》)。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臭草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细弱,较稠密,基部常密生分蘖。秆直立,丛生,或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或微粗糙,上部者短于节间,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1~3毫米,顶端撕裂而两侧下延;叶片质较薄,长6~15厘米,宽2~7毫米,干时常卷折,无毛或上面疏生柔毛。圆锥花序窄长,直立,长8~15厘米,宽约1厘米,具较密之小穗,长约5毫米,通常具2枚孕性小花,淡绿色或乳脂色,顶部由数个不育外稃集成小球形;颖几等长,膜质。小穗柄短,细弱,常弯曲。颍果褐色,光亮,纺锤形,长约1.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地上、山野或荒芜田野。分布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甘,凉。"

功能主治《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丝草

药材名称金丝草

拼音Jīn Sī Cǎo

英文名Rough Melic,Herb of Rough Melic

别名落苏、黄毛草、毛毛草、笔仔草、猫仔草、墙头竹、牛尾草、金丝茅、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猫毛草牛毛草竹叶草、马鞍草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herum crinitum (Thunb.) Kunth.

采收和储藏:栽后第1年冬季收1次,以后每年的6月和10月各收获1次,割取地上部分,捆成小把,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金丝草,多年生草本,高10-30cm。秆直立,纤细。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2-4cm,宽1-3mm,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多少被毛;叶鞘壳净,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cm,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mm,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1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2颖较第1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缺,金黄色,长10-15mm;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2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mm;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mm。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田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可选择田边、山丘、石缝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10月至翌年3月,将老株挖起,分成数小丛,每丛有苗5-6根,按行株距20cm×15cm开窝,每窝栽1丛,盖土,压紧。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春、夏季施人畜粪水,冬季施土杂肥。

化学成分本品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性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利水通淋,清热。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发烧,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肉珊瑚

    药材名称肉珊瑚别名无叶藤、珊瑚、铁珊来源萝藦科肉珊瑚Sarcostemma acidum (Roxb.) Voig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收敛,止咳,催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凹头苋

    药材名称凹头苋拼音āo Tóu Xiàn别名野苋菜、光苋菜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凹头苋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以全草和种子入药。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刺果苏木

    药材名称刺果苏木拼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

  • 粟糖

    药材名称粟糖拼音Sù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功能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马尿烧

    药材名称马尿烧拼音Mǎ Niào Shāo别名按骨木(《黑龙江中药》),本巴木(《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毛接骨木的根、枝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5~6米

  • 溪荪

    药材名称溪荪拼音Xī S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

  • 刺沙蓬

    《中药大辞典》:刺沙蓬药材名称刺沙蓬拼音Cì Shā Pénɡ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 黄稔根

    药材名称黄稔根拼音Huánɡ Rěn Gēn别名木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北酸脚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stoma sanguineum Sims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