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竹兰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部被有粗毛,向下近光滑,基部有残留叶鞘。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长3~6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抱茎,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粗毛,脉平行。穗状花序顶生;花黄绿色,每花有一个长卵形苞片;花被2轮,外轮3枚,背片狭长,兜状,长约6毫米,宽约1.5毫米,侧片卵状披针形;内轮3枚,侧片卵状披针形,较外轮侧片略短;唇瓣短,兜状,无距;蕊柱短,子房倒卵形,稍弯。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肝肺热,止咳化痰。治肺热咳嗽痰浓,咽喉肿痛,声哑,牙痛,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英文名Root of Smallflower Epipaclis

别名膀胱七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actis helleborine(L.) Crantz[Serapias helleborine L.; S.latifolia (L.)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千。

原形态小花火烧兰,陆生植物,高20-50cm。根茎短,具细而长的根。茎直立,上部具短柔毛,下部有3-4枚鞘。叶2-5枚,互生;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具3-45朵花。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叶状,卵形至披针形,通常下部的比花长,上部较短;花绿色至淡紫色,下垂,稍开放;中萼片卵状披针形、舟状,长8-10mm,先端渐尖;侧萼片和中萼片相似,但稍斜歪;花瓣较小,卵状披针形;唇瓣长6-8mm,后部杯状,半球形;前部三角形、卵形至心形,长3-4mm,先端钝、急尖至渐尖,常在近基部处有2枚平滑或稍皱缩的突起;合蕊柱连花药长3-4mm;子房倒卵形,长1-1.5mm,无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

化学成分含特效植物血凝素甘露糖(mannose-specific lectins)。

药理作用野竹兰可高度抑制在人胚肺(HEL)、人宫颈癌(HeLa)及马哒犬肾(MDCK)细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Ⅰ型(HIV-1)及Ⅱ型(HIV-2)。可明显的对抗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及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杂种兰花野竹兰对HIV的50%有效浓度(EC50)为0.04-0.08μg/ml,杂种兰花、野竹兰并不干扰HIV-1进入MT-4细胞,亦不干扰呼吸道胞体病毒进入HeLa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进行MDCK细胞,故野竹兰可能是干扰病毒与靶细胞的融合水平。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胸胁满闷;腹泻;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湿柳叶菜

    《中药大辞典》:水湿柳叶菜药材名称水湿柳叶菜拼音Shuǐ Shī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沼生柳叶菜的全草。8~9月采收,

  • 省雀花

    药材名称省雀花拼音Shěnɡ Què Huā别名白克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的茎。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干粗直,秃净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叶环

  • 兴安毛连菜花

    药材名称兴安毛连菜花拼音Xìnɡ ān Máo Lián Cài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科植物肖安毛连菜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aubsp. Daua

  • 柠檬桉果

    药材名称柠檬桉果拼音Nínɡ Ménɡ ā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f..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 刺苞南蛇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苞南蛇藤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刺苞南蛇藤Celastrus flag

  • 糖荠

    药材名称糖荠别名浅波缘糖荠、小花糖荠、苦葶苈[山东]、筛子底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桂竹香糖荠Erysimum cheiranthoides L.,以全草或种子入药。花盛期割取全草,晒干。或于果实近成熟

  • 臭李子

    药材名称臭李子拼音Chòu Lǐ Zi别名老鸹眼、老乌眼。出处过去曾将《本经》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然根据植物分布,《本经》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

  • 土丹参

    药材名称土丹参拼音Tǔ Dā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荞麦地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杂质,晒干。

  • 狸尾草

    药材名称狸尾草拼音Lí Wěi Cǎo别名龙狗尾、狐狸尾、兔尾草来源豆科狸尾草Uraria lagopodioides (L.) Desv. ex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各省。性味

  •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药材名称毛叶黄杞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