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豺皮樟

豺皮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豺皮樟

药材名称豺皮樟

拼音Chái Pí Zhānɡ

别名大灰木、百叶仔、白柴、香叶

来源樟科黄肉楠属(六驳属)植物豺皮黄肉楠Actinodaphne chinensis (Blume) Nees[Litsea rotundifolia (Nees) Hemsl. var. oblongifolia (Nees) Allen],以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痛经,胃痛,腹泻,水肿。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分2次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豺皮樟

药材名称豺皮樟

拼音Chái Pí Zhānɡ

别名山香、山桂、山肉桂、脆脆香、豺皮黄肉楠、大灰木、白叶仔、白柴、香叶子、硬钉树、假面果、啫喳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豺皮樟的根及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rotundifolia Hemsl.var.oblongifolia(Nees)Allen[L.chinensis Bl.;Actinodaphne chinensis Nee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豺皮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树皮灰褐色。叶互生;叶柄长4-6.8cm,密被褐色长柔毛;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1.5-3cm,先端钝或短渐尖,上面有光泽,下面带苍白色,羽状脉,侧脉每边6-8条,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或节间生,总花梗及花梗不明显;花被片6,长约2cm,有稀疏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均内向瓣裂。果实球形,直径约6mm,近无柄,初时红色,熟时黑色。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灌木丛、疏林或丘陵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63.80%,叶、果含芳香油;根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等。

性味辛;温

归经肝;胃;脾;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服。

注意病因风热者禁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紫泡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ǐ Pào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四川、西

  • 桄榔面

    《中药大辞典》:桄榔面药材名称桄榔面拼音Guānɡ Lánɡ Mià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性味《纲目》:&quo

  • 天仙藤

    《中国药典》:天仙藤药材名称天仙藤拼音Tiān Xiān Ténɡ英文名HERBA ARISTOLOCHIAE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

  • 毛叶巴豆

    《中药大辞典》:毛叶巴豆药材名称毛叶巴豆拼音Máo Yè Bā Dòu别名刹埂(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约2

  • 竹鼠肉

    药材名称竹鼠肉拼音Zhú Shǔ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原形态竹鼠(《说文》),又名:竹豘(《纲目》),篱鼠(《本草求原》)。体形粗壮,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0厘

  • 竹叶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莲药材名称竹叶莲拼音Zhú Yè Lián别名地藕来源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和根入药。夏秋采收

  • 桑寄生

    《中国药典》:桑寄生药材名称桑寄生拼音Sānɡ Jì Shēnɡ英文名HERBA TAXILLI别名寄生、桑上寄生来源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

  • 对叶油麻根

    药材名称对叶油麻根拼音Duì Yè Yóu M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合东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taito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

  • 樟梨

    药材名称樟梨拼音Zhānɡ Lí别名油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鳄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sea americana Mill.采收和储藏:嫁接树3-4年后便可结果,实生树要5~6年结果,

  • 夜关门

    《中药大辞典》:夜关门药材名称夜关门拼音Yè Guān Mén别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串子(《分类草药性》),野鸡草、白马鞭、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