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莲座革菌

莲座革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革菌

药材名称莲座革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革菌科革菌Thelephora vialis Schw.,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树林内地上。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备注为山西太原“舒筋丸”原料之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莲座革菌

药材名称莲座革菌

拼音Lián Zuò Gé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革菌科真菌莲座革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lephora vialis Schw.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革质,漏斗状,中部层叠呈莲座状,高宽各达10cm。盖面浅米黄色至浅褐色,往往有辐射状皱纹。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淡粉灰色至暗灰色。菌柄短,偏生至中生。菌肉白色。孢子在显微镜下淡青灰色,有小瘤,近球形,直径5-7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或针叶林中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漏斗状、中部层叠呈莲座状,直径约10cm,长约8cm,浅米黄色或浅褐色,表面有辐射状皱褶;下表面的子实层平滑或有疣状突起,粉灰色。菌肉浅米黄色。菌柄短,有很少分枝,稍偏生或中生,色与菌盖相似。革质。气微或臭。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浸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木草药材名称水木草拼音Shuǐ Mù Cǎo别名尖叶提灯藓来源苔藓类尖叶提灯藓Mnium cuspidatum Hed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省区。性味淡,凉。

  • 鸬鹚涎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药材名称鸬鹚涎拼音Lú Cí Xiá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口涎。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复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从小腹下逆上而咳,连嗽数

  • 金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橘药材名称金橘拼音Jīn Jú别名金枣、牛奶橘来源芸香科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

  • 短柄南蛇藤根

    药材名称短柄南蛇藤根拼音Duǎn Bǐnɡ Nán Shé Ténɡ Gēn别名大藤菜、白花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rosthorn

  •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药材名称鸡肫草拼音Jī Zhūn Cǎo别名白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

  • 万年青根

    药材名称万年青根拼音Wàn Nián Qīnɡ Gēn别名开口剑、斩蛇剑(《植物名实图考》),牛尾七、冲天七(《草木便方》),白河车(《江苏植药志》),竹根七(《陕西药植调查》),

  • 栉叶蒿

    药材名称栉叶蒿别名篦齿蒿、恶臭蒿、粘蒿、籽蒿来源菊科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Artemisia pectinata Pall.],以地上全草入

  • 竻苋菜

    药材名称竻苋菜拼音Lè Xiàn Cài英文名野苋菜、土苋菜、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野勒苋(《广西中药志》),刺刺草(《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苋科

  • 假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豆药材名称假木豆拼音Jiǎ Mù Dòu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来源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Merr.[Dendrol

  • 浮萍

    《中国药典》:浮萍药材名称浮萍拼音Fú Pínɡ英文名HERBA SPIRODELAE别名水萍、水萍草、浮萍草来源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