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网眼瓦韦

网眼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网眼瓦韦

药材名称网眼瓦韦

来源蕨类水龙骨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四川、西藏。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淋病,水肿,痈肿,瘰疬,咳嗽,吐血,赤白痢疾,外伤肿胀,或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1~3钱,水煎服或研末外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网眼瓦韦

药材名称网眼瓦韦

拼音Wǎnɡ Yǎn Wǎ Wéi

别名石韦瓦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网眼瓦韦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clathratus(Clarke)Ching[Polypodium clathratum Clark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30cm。根茎横生,密被灰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有明亮的粗筛孔,边缘有长齿。叶近生;叶柄长1-4cm,禾秆色;叶片薄草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6cm,宽8-15mm,先端钝,偶有渐尖,中部以下渐变狭,楔形,叶面光滑,背面偶有疏鳞片;叶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中脉两侧各成1行,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500m的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消肿止血。主小便不利;热淋;石淋;水肿;咳嗽;吐血尿血;赤白痢疾;痈肿;瘰疬;外伤肿胀或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凤丹

    药材名称石凤丹拼音Shí Fènɡ Dān别名大斑叶兰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 (Ker-Gawl.)Hook.,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

  • 水藿香

    药材名称水藿香拼音Shuǐ Huò Xiānɡ别名野藿香、毛秀才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穗花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japonicum Willd.采收和储藏:7-10月

  • 辣椒茎

    《中药大辞典》:辣椒茎药材名称辣椒茎拼音Là Jiāo Jīnɡ别名海椒梗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茎。9~10月采。性味味辛,性热,无毒。功能主治除寒湿,逐冷痹,散瘀血凝滞。治风

  • 青麸杨根

    《中药大辞典》:青麸杨根药材名称青麸杨根拼音Qīnɡ Fū Yánɡ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9~10月采收。原形态青麸杨,又名:波氏盐肤木,铁倍树。落叶乔木,高

  • 蒙自木蓝

    《中药大辞典》:蒙自木蓝药材名称蒙自木蓝拼音Ménɡ Zì Mù Lán别名大铁扫把、铁马豆、白豆、多花木蓝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夏、秋

  • 槐耳

    《中药大辞典》:槐耳药材名称槐耳拼音Huái ěr别名槐糯(《千金方》),槐菌(《唐本草》),槐鸡(《蜀本草》),槐鹅(《圣惠方》),槐蛾、赤鸡(《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寄生于槐树上

  • 麻根

    《中药大辞典》:麻根药材名称麻根拼音Má Gēn别名麻青根(《药性论》)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根。功能主治去瘀,止血。治淋病,血崩,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跌打损伤。①陶弘景: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蛇床子

    《中国药典》:蛇床子药材名称蛇床子拼音Shé Chuánɡ Zǐ英文名FRUCTUS CNIDII别名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栗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

  • 鹿蹄根

    药材名称鹿蹄根拼音Lù Tí 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