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荆芥

红荆芥

药材名称红荆芥

拼音Hónɡ Jīnɡ Jiè

别名藿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动蕊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ornatum(Hemsl.)Kudo[Teucrium ornatum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动蕊花,多年生草本,高50-80cm。茎直立,基部分枝,四棱形,光滑无毛。叶具短柄,柄长0.3-1cm;叶片卵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线形,长7-13cm,宽1.3-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状线形,长7-13cm,宽1.3-1.5cm,先端性状渐尖,基部楔状下延,边缘具疏牙齿,两面无毛,侧脉6-8对。轮伞花序2花远隔,开向一面,多数组成顶生及腋生的疏松总状花序;苞片长约5mm,早落;花萼长4.7mm,外面无毛,内面喉冲淡具毛环,萼齿5,呈二唇式开张,上唇3齿,中齿特大,圆形,直径3mm,侧齿卵圆形,小,附于中齿基部的两侧,下唇两齿,披针形;花冠紫红色,长11mm,外面疏被柔毛及淡黄色腺点,内面无毛,冠筒长达8mm,上唇2裂,裂片斜三角状卵形,裂片间缺弯达上唇1/2,下唇3裂,中裂片卵圆状匙形侧裂片长圆形,雄蕊4,前对稍长,花药2室,肾形,花柱长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裂;子房球形。小坚果倒卵形,长约1mm。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40-2550的山坡林下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解毒利湿;散瘀消肿。主感冒发热;头痛;肺痈;肝炎;水肿;淋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决明

    《全国中草药汇编》:光决明药材名称光决明来源豆科光决明Cassia laevigata Will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明目。主治感冒,角膜云翳,慢性结膜

  • 倒吊蜡烛

    《中药大辞典》:倒吊蜡烛药材名称倒吊蜡烛拼音Dǎo Diào Là Zhú别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 箭叶蓼

    药材名称箭叶蓼拼音Jiàn Yè Liǎo别名倒刺林、荞麦刺、长野荞麦草、雀翘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箭叶蓼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苏铁果

    药材名称苏铁果拼音Sū Tiě Guǒ别名无漏子、无漏果、千年枣、万岁枣、海枣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

  • 冠果草

    《中药大辞典》:冠果草药材名称冠果草拼音Guàn Guǒ Cǎo别名土紫菀、假菱角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秋季采,晒干,切段。原形态一年生水生草本,簇生水底。叶浮水

  • 红楤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楤木药材名称红楤木拼音Hónɡ Sǒnɡ Mù别名棘茎楤木来源五加科红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

  • 紫背草

    药材名称紫背草拼音Zǐ Bèi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紫背天葵、紫背鹿衔草、反背红、草本及背红、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出处紫背草始载于《滇南本草》,原名紫背天葵草,云:"紫背天葵草,俗呼紫背鹿

  • 鲩鱼

    《中药大辞典》:鲩鱼药材名称鲩鱼拼音Huàn Yú别名鯶鱼(《尔雅》郭璞注),鰀鱼(《纲目》),混子(《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

  • 木竹子

    《中药大辞典》:木竹子药材名称木竹子拼音Mù Zhú Zi别名岭南倒捻子(《中国树木分类学》),岭南山竹子(《广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龙檬果、罗楝子、黄牙果、染牙果(《广西

  • 黄花补血草

    药材名称黄花补血草拼音Huánɡ Huā Bǔ Xuè Cǎo别名黄花矶松、金匙叶草来源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金色补血草Limonium aureum (L.)Hill.(St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