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石耳

红石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别名石耳子、黄底石耳

来源地衣类石耳石耳属植物红腹石耳Gyrophora hypocrocina Jatta,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除去杂物,晒干。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止痛。用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3~5钱。

备注(1)同属植物石耳Gyrophora ternata Ach.与前种近似,可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皮果衣属植物皮果衣Dermatocarpon miniatum (L.) Mann.与上种形态相似,也作红石耳的类同品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脐衣科植物红腹脐衣子实体。雨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红腹脐衣,又名:红腹石耳、黄底石耳

地衣体成叶状,轮廓不规则,直径13~28毫米,边缘裂片很深,近于多叶,常有穿孔,裂片稍向上卷,干燥后脆而易碎。上表面苍白灰色至暗灰色,一般边缘较深,老朽者呈微棕灰色;平坦或有不规则形的隆起,脐背突起,色较浅,皱缩成隆起而不规则形的脊。下表面橙红色,微带黄棕色,边缘暗棕色,无假根,常有小凹陷,局部有微小的网状凹纹。脐的直径2.5~3毫米。

生境分部生高山石上。分布陕西、山西等地。

化学成分朱红革壳衣含10余种氨基酸。

性味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利水消胀,驱虫。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病,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①治小儿疳积,痞块,蛔虫症:红石耳二至五钱,开水泡胀,用菜油炒后再加开水煎煮,连汤服。

②治消化不良,胃腹胀痛:红石耳五钱,太白米、太羌活各二钱,桃耳七八分,水煎服。

③治痢疾腹痛,疳积:红石耳三钱,朱砂七二钱,太白米五分,水煎服,红白糖为引。

备注此外,还有下列两种,同等入药。盘形石耳,表面暗褐色,里面褐色。朱红革壳衣,表面灰白色,里面黄褐色。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石耳

药材名称红石耳

拼音Hónɡ Shí ěr

别名红石耳子、石耳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耳科植物红腹石耳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mbilicaria hypococcinea(Jatta)Lia-no[Gyrophora hypococcinea Jatta]

采收和储藏:夏季雨后或细雨天采收,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单片状,近圆形,直径可达2-3.6cm。裂片边缘撕裂状或稍向上翘起;上表面灰褐色、黑褐色至浅污黑色,无光泽;下表面光滑,裸露,具少数假根,假根圆柱状;近中央脐部呈深红色、番红色、橘红色,由中央至边缘色泽渐淡,连缘呈暗淡紫褐色。子囊盘散布于上表面,直径约2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带的岩石表面,单生或成片生长。也见于岩石缝中的风化石砾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单叶状,不规则圆形,直径1-3(-6-5)cm,边缘瓣裂,有时有小穿孔。上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连缘色较深,平滑或有皱褶,中央脐外稍突起,下表面近脐周围呈橘红色、锈红色、边缘近于黑色,无或有少数假根。子囊盘圆形,黑色,密集在上表面。质脆,易碎。

化学成分地衣体含石茸酸(gyrophoric acid),黑荼渍素(atranorin),苔色酸甲酯(methyl orsellinate)和苔色酸乙酯(ethyl orsellinate),苔色酸(orsellinic acid),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 β-orcinolcarboxylate),松萝酸(usnic acid),2,2-双[(1,8-二基-3-甲基)茵醌]

性味微苦;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胃;利水消胀。主消化不良;腹痛;痢疾;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矮卫矛

    药材名称矮卫矛拼音ǎi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nanus Bie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原形态矮卫矛

  • 大风子油

    《中药大辞典》: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制法将种子洗净,干燥后,打碎,取出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杜松实

    药材名称杜松实拼音Dù Sōnɡ Shí别名杜松子(《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国药的药理学》来源为柏科植物杜松的果实。10月果实成熟时打下,阴干。原形态杜松,又名:崩松、棒儿松、刺

  • 树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葱药材名称树葱拼音Shù Cōnɡ别名石葱、蜈蚣草、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树葱Eria pannea Lind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研末。性味苦,

  • 罗望子

    药材名称罗望子拼音Luó Wànɡ Zǐ别名酸角、酸豆、罗晃子、通血图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以果实入药。春季采,除去种子,晒干。性味甘

  • 玉带海雕

    药材名称玉带海雕拼音Yù Dài Hǎi Diāo英文名Black eagle别名黑鹰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玉带海雕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aeetus le

  • 大头茶

    药材名称大头茶拼音Dà Tóu Chá别名花东青、大山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头茶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rdonia axillaris Dietr.[Polyspora axill

  • 斑鸠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占药材名称斑鸠占拼音Bān Jiū Zhàn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来源马鞭草科斑鸠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

  • 麦瓶草种子

    药材名称麦瓶草种子拼音Mài Pínɡ Cǎo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麦瓶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Cnoidea L.[pleconax conoi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