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篦齿蒿

篦齿蒿

药材名称篦齿蒿

拼音Bì Chǐ Hāo

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

别名臭蒿、粘蒿、籽蒿

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 [Artemisia pectinata Pall.; Neopallasia yunnanensis (Pamp.) Y. R. 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栉叶蒿一年生草本,高12-40cm。茎自基部分枝,紫色或灰白色,被稠密的白色绢毛。叶片椭圆形,篦齿状分裂,松针状,质坚硬,无毛,无叶柄,羽轴向基部逐渐扩大,茎下部和中部的叶长1.5-3cm,宽0.5-1cm,上部和花序下的叶变短而窄。头状花序无梗或几无梗,卵球形,长3-4(-5)mm,单生或数个集生于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小枝或茎中上产排列成紧缩的穗状或狭圆锥状;花托圆锥关突起;外围的雌花能育,3-4个,狭筒状,全缘;中内的两性花9-16个,有4-8个着生于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能育,其余的生托顶,不育,全部两性花冠5齿裂。瘦果在圆锥状花序托的下部排列成规则的一圈。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漠、河谷砾石地或山坡荒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本品地上部分含9(10)-佛术二烯-12-酸[eremophila-9(10),11(13)-dien-12-oic acid],β-谷甾醇(β-sti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石蜡(paraffins),倍半萜烷(sesquiterpenic hydrocarbons ),和倍半萜二醇(sesquiterpenic diol)。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利肝胆。主急性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或研末。

各家论述《内蒙古中草药》:清利肝胆、消炎止痛,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头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公藤

    《中国药典》:丁公藤药材名称丁公藤拼音Dīnɡ Gō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ERYCIBES来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folia Benth. 或光叶丁公

  • 银白杨叶

    药材名称银白杨叶拼音Yín Bái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alb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达25cm

  • 扭序花

    药材名称扭序花拼音Niǔ Xù Huā别名竹节黄、竹叶青、软枝接骨草、鳄嘴花、青竹蛇、柔刺草、拔弹藤、竹节王、小接骨来源爵床科扭序花Clinacanthus nutans (Burm.f.)

  •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英文名AGKISTRODON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茉莉

    药材名称茉莉拼音Mò Lì别名茉莉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茉莉Jasminum sambac (L.)Aiton,以根及花入药。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夏秋采花,晒干。性味辛、甘,凉。

  • 孩儿草

    《中药大辞典》:孩儿草药材名称孩儿草拼音Hái ér Cǎo别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

  • 慈乌

    《中药大辞典》:慈乌药材名称慈乌拼音Cí Wū出处《纲目》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原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鸦、楚乌、孝乌(《说文》),元乌(崔

  • 披散糖荠

    药材名称披散糖荠别名冈托巴[西藏]来源十字花科糖荠属植物披散糖荠Erysimum diffusum Ehrh.,以种子入药。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强心,解毒。用于肺结核咳嗽,心力衰竭,肉类中毒。用法用量3

  • 薤白

    《中国药典》:薤白药材名称薤白拼音Xiè Bái英文名BULBUS ALLII MACROSTEMONIS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