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金果榄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

药材名称白金果榄

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

来源马兜铃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腮腺炎。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治乳腺炎,过敏性皮炎,疥疮,用块根研粉,日服3~4次,每次1钱,开水冲服;另取干粉适量调醋外搽。

备注(1)本品在广西叫“银袋”,是形容它块根的形状和颜色特征。因它块根状如口袋,内白色,故名银袋。(仿佛防己科的金果榄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其块根外皮土黄色,故名“金袋”。)本品正名叫白金果榄,亦以其颜色与金果榄有别而命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金果榄

药材名称白金果榄

拼音Bái Jīn Guǒ Lǎn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变色马兜铃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versicolor S.M.H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变色马兜铃木质藤本。块根圆锥形,常数个相连。嫩枝纤细,具纵棱。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粗壮,常弯扭,稍被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4-25cm,宽4-6.5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呈狭耳形,两侧裂片常稍内弯或下垂,边全缘,下面叶脉上疏被长柔毛,后渐脱落,基出脉3条。花单生或2花聚生,稀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花梗密被褐色长柔毛;小苞片钻形,密被褐色长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从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彼此互相贴生,黄绿色,有纵脉纹,外面密被丝质长柔毛,内面无毛;檐部盘状近圆形,花蕾时黄色,开花后紫红色,有网状脉纹,外面密被棕色丝质长柔毛,边缘浅3裂;喉部半圆形,稍具领状突起;花药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密破棕色长柔毛;合蕊柱裂片先端钝,边缘向下延伸,并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椭圆状,长5-8cm,6棱,成熟时暗褐色,自先端向下开裂。种子卵形,背面平凸状。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林缘或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形或长圆锥形,直径5-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的裂纹。多横切成片,切面白色或黄白色。气清凉,味微苦。

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内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长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圆形的长径105-140μm,短径35-70μm,圆形的直径20-56μm。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木质部被宽狭不一的射线分成很多束,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形,近中央有4个大的1-2分叉的木质部束,内方可见副形成层。粗大的块根中央有异型维管束,其木质部在外方,韧皮部在内方。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含尿囊素(allantoin),硬脂酸(stearic acid),豆甾-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豆甾烷-3,6-二酮(stigmastane-3,6-di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马兜铃酸A甲酯(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 methyl ester),去硝基马兜铃酸(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6-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异马兜铃内酯(isoaristolactone),银袋内酯(versicolactone)A、B、C、D。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肠炎腹泻;菌痢;咽喉肿痛;腮腺炎;瘰疬;乳痈;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

  • 水苏根

    药材名称水苏根拼音Shuǐ S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根茎。7~8月间结果后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苏"条。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

  • 小叶薄荷

    药材名称小叶薄荷拼音Xiǎo Yè Bò He别名续则(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叶薄荷的全草。夏季采割,切段,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株

  • 华风车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华风车子药材名称华风车子别名水番桃、清凉树来源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风车子Combretum alfredii Hance,以根、叶入药。秋冬采,洗净鲜用或阴干。性味甘、淡、微苦,平

  •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药材名称旱田草拼音Hàn Tián Cǎo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来源玄参

  • 树火麻

    《中药大辞典》:树火麻药材名称树火麻拼音Shù Huǒ Má别名电树、憨掌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树火麻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乔木,树皮灰白色,高5~1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臭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药材名称臭牡丹根拼音Chòu Mǔ Dān Gēn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性味辛苦,温

  • 铰剪藤

    药材名称铰剪藤拼音Jiǎo Jiǎn Ténɡ英文名Annular Holostemma别名较剪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铰剪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挖耳草根

    《中药大辞典》:挖耳草根药材名称挖耳草根拼音Wā ěr Cǎ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挖耳草"条。性味《分类草药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