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背杨

白背杨

药材名称白背杨

拼音Bái Bèi Yánɡ

出处《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毛,或仅边缘有细柔毛。单叶互生,长短枝叶形有显着区别:长枝的叶宽卵形或三角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3~5掌状圆裂或不裂,有钝齿,幼时两面密生白色绒毛,以后上面的绒毛脱落,下面的不落;短枝的叶较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叶柄长2~5厘米,有白色绒毛。雄花序长3~7厘米;苞片有长睫毛;雄蕊6~10;雌花序长2~4厘米;柱头2,2裂,红色。蒴果,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和树皮中含少量糖甙。根中含7-ο-甲基香橙素。

功能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用银白杨叶制成不同剂型于不同季节共观察1115例,平均有效率在88%左右,显效率为52%左右。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高。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剂型及用法:㈠1:2糖浆剂一日服3次,每次10毫升。㈡注射剂一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毫升(含生药2克)。㈢浸膏丸一每次10粒,日服3次(每日总量相当生药25克);部分病例同时并用注射剂或加服百蕊草(每次5钱,冲泡后分3次服)。初步观察,各种剂型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副作用: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药材名称壁钱幕拼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

  • 山萩

    药材名称山萩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来源菊科青香属植物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 (L.) Benth. Et Hook. f,以全

  • 过江龙子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子药材名称过江龙子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 Zǐ别名木腰子(《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冬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羊屎条花

    药材名称羊屎条花拼音Yánɡ Shǐ Ti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烟管荚蒾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烘干。原形态烟管荚蒾

  • 木锥花

    《中药大辞典》:木锥花药材名称木锥花拼音Mù Zhuī Huā别名小齿锥花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小齿锥花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亚灌木,高1~2米。幼枝四方形,密被

  • 竹节七

    药材名称竹节七拼音Zhú Jié Qī别名搜山虎、小万年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搜山虎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

  • 栎叶槲蕨

    药材名称栎叶槲蕨拼音Lì Yè Hú Jué别名树上槲蕨、树骨碎补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栎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quercifolia (L

  • 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番红花药材名称番红花拼音Fān Hónɡ Huā英文名Saffron别名西红花、藏红花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柱头。10~11月中下旬,晴天

  • 紫油木皮

    药材名称紫油木皮拼音Zǐ Yóu M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清香木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油木叶"条。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治

  • 钻地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地风药材名称钻地风拼音Zuàn Dì Fēnɡ别名桐叶藤、利筋藤来源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