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番薯藤

番薯藤

药材名称番薯藤

拼音Fān Shǔ Ténɡ

别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旋花科植物番薯茎叶

药理作用叶子含胰岛素样成分,口服1克相当于440单位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效价加倍。菲律宾人用此植物治糖尿病有些效果。

由人工感染而患黑腐病的番薯,从其中分离出一种挥发油,可分为5个部分,其中之一有苦味,是酮类,此酮及另一成分对动物有较强毒性,在蚯蚓试验中,这两部分的驱虫作用大于山道年,其他3个部分效果较差。

植物的某些部分含氢氰酸,曾有大量服用根芽或茎的嫩头等引起中毒死亡的报告。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凉,味甘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

①《本草求原》:"敷虫蚊伤,并痈肿毒痛,毒箭,同盐捣汁涂蜂螫。"

②《岭南采药录》:"治蛇虎咬,舌肿,霍乱抽筋。"

③《四川中药志》:"通乳汁,溃痈疮,排脓。治妇人乳汁不通,痈疮久不溃脓,大便中带血及红崩、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热天吐泻:红苕藤煎水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红崩:红苕藤兑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妇人乳少:番薯叶六两,和猪腩肉煎汤尽量饮之。(《岭南采药录》)

④治面疔:番薯叶一两,金丝蜘蛛一只,黄糖少许。捣烂敷。(《岭南草药志》)

⑤治对口疮:番薯叶、虾酱各适量,共捣烂敷。(《岭南草药志》)

⑥治蛇咬:红苕藤尖一把。捣敷。(《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⑦治狂狗咬伤:生番薯叶和黄糖共捣烂贴,每日换二次,连贴数天。(《岭南草药志》)

临床应用引产:取离块根约20厘米的番薯藤嫩茎,选取软、粗、肥的茎段,长约10~20厘米,去枝叶,浸在75%酒精中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揩干即可使用。按妇科操作常规,将消毒后的番薯藤1~2条插入官腔(宫口宽的插2条,1条插至宫腔,1条插至宫颈),然后在阴道塞入纱布球,以防番薯藤过早脱出。插入2天未娩出的,可再插1次。观察147例,年龄在19~48岁,有初孕妇,也有多孕妇;妊娠月数多数为4~6个月,部分为死胎。结果134例(其中15例因胎盘剥离不全需行刮宫或人工剥离胎盘)自然娩出(91.1%),10例加滴催产素(6.8%),无效3例(2.1%)。娩出时间最快的7小时10分,慢的8~10天。上药后仅少数有发热,流血也不多,未见其他副作用,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以防感染。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花剪秋罗

    药材名称大花剪秋罗拼音Dà Huā Jiǎn Qiū Luó别名山红花、剪秋罗、小尖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花剪秋罗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hnis fulgens Fisch.

  • 鸡卵草

    药材名称鸡卵草别名鸡卵参、触须玉凤花来源兰科鸡卵草Habenaria tentaculata Reichb.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止痛,消炎,生肌,止血,行气,补肾。用法用量3~5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珠药材名称紫珠拼音Zǐ Zhū别名紫珠草、止血草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树C. dichotoma (L

  • 披针叶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兔耳风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别名小血金丹、肺经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 lanci

  • 虎尾轮根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根药材名称虎尾轮根拼音Hǔ Wěi Lún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性味甘,温。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 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梅核仁药材名称梅核仁拼音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种仁。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①《药性论》:"味酸,无毒。&qu

  • 粪箕笃

    《全国中草药汇编》:粪箕笃药材名称粪箕笃拼音Fèn Jī Dǔ别名犁壁藤、千金藤、田鸡草、铁板膏药草来源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粪箕笃Stephania longa Lo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

  •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

  • 滇南千里光

    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别名松筋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