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田麻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

药材名称田麻

别名毛果田麻

来源椴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Thunb.) Makino,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平肝利湿,解毒,止血。主治小儿疳积,白带过多,痈疖肿毒。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田麻

药材名称田麻

拼音Tián Má

别名黄花喉草、白喉草、野络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田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opsis tomentosa(Thunb.)Makino[Corchorus tomentosu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田麻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分枝有星状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2-2.3cm;托叶钻形,长2-4mm,脱落;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2.5-6cm,宽1-3cm,边缘有钝牙齿,两面均密生星状短柔毛;基出脉3条。花有细柄,单生于叶腋,直径1.5-2cm,萼片5片,狭窄披针形,大约5mm,花瓣5片,黄色,倒卵形;发育雄蕊15,每3枚成一束,退化雄蕊5,与萼片对生,匙状条形,长约1cm;子房被短茸毛。蒴果角状圆筒形,长1.7-3cm,有星状柔毛。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干山坡或多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痈疖肿毒;咽喉肿痛;疥疮;小儿疳积;白带过多;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榕树果

    《中药大辞典》:榕树果药材名称榕树果拼音Rónɡ Shù Guǒ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功能主治治臁疮: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中

  • 薇籽

    《中药大辞典》:薇籽药材名称薇籽拼音Wēi Zǐ别名抱冬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皮或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2米。叶互生,长卵形,长6~15厘米,宽3

  • 风车儿

    药材名称风车儿拼音Fēnɡ Chē ér出处《中医药实验研究》来源为薯蓣科植物日本薯蓣的果实。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根茎圆柱形,肉质肥大,粘滑。茎细长,少分枝。单叶对生,

  • 竹鸡

    《中药大辞典》:竹鸡药材名称竹鸡拼音Zhú Jī别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

  • 蕨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蕨麻药材名称蕨麻拼音Jué Má别名人参果、莲菜花、延寿果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以块根入药。夏季采挖,洗

  • 南天竹根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根药材名称南天竹根拼音Nán Tiān Zhú Gēn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出处《

  • 白杜鹃花

    药材名称白杜鹃花拼音Bái Dù Juān Huā别名白花杜鹃、白映山红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 G. Don,以根及花入药。秋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衣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衣鱼药材名称衣鱼拼音Yī Yú别名蠹鱼、毛衣鱼、多毛栉衣鱼来源昆虫纲缨尾目衣鱼科多毛栉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