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猫花

猫花

药材名称猫花

拼音Māo Huā

别名蜂糖罐(《贵州民间药物》),蜂糖花、来江藤(《四川中药志》),猫眯花(《贵州草药》),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云南中草药》),叶上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野连翘(《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玄参科植物小叶来江藤全草

原形态常绿半匍匐灌木,新枝被淡黄褐色星状毛。叶对生,具短柄;叶披针形,长3.5~11.5厘米,宽1~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形,全缘,上面光滑,下面被淡褐色茸毛,叶脉显着。花腋生,单一或成对;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花萼钟状,5齿裂,上具5棱,长约1.5厘米,被淡褐色的茸毛;花冠漏斗状,长2.5厘米,暗紫棕色,有茸毛,2唇形,下唇平展较短,3裂,上唇较宽而长,2裂;雄蕊4,2强,较花冠为短:花丝下部扁平;花柱线状,柱头单一。蒴果卵圆形,顶端尖,长约1.2厘米;种子小,有膜质延长的翅。花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半阴坡处的石岩缝隙或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地。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微苦。"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清热止血。治风湿,浮肿,泻痢,黄疸,吐血,心悸,骨髓炎。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消浮肿,止咳血。"

②《四川中药志》:"治心惊肉跳,烧热不退及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8钱。

复方①治泻痢:蜂糖罐根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痨伤咳嗽吐血:鲜蜂糖罐花一两,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心惊肉跳:猫花、朱砂、鹰爪风、天麻酸枣仁,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风湿、一身浮肿:蜂糖罐白菖蒲、石菖蒲、艾。等分,煎水洗。(《贵州草药》)

⑤治化脓性骨髓炎:蜜桶花根一两,泡酒一斤,日服二至三次,每次10毫升。

⑥治骨内膜炎,破伤风,风湿,跌打:蜜桶花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⑦治黄疸型肝炎:蜜桶花一两,红糖为引,水煎服。(⑤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⑧治感冒发热:蜜桶花一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药材名称赤地榆拼音Chì Dì Yú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

  • 地灵根

    药材名称地灵根拼音Dì Línɡ Gēn别名地柏灵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紫药女贞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rum dela-vayanum Hariot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

  • 小白蒿

    药材名称小白蒿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7~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

  • 鸡爪槭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槭药材名称鸡爪槭来源为槭树科槭属植物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止痛,解毒。用于腹痛;外用治痈疖肿毒。用

  • 枳茹

    《中药大辞典》:枳茹药材名称枳茹拼音Zhǐ Rú别名枳木皮屑(《本草图经》)。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树皮屑。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枸橘"条。功能主治陶弘景:&

  • 麻雀脑

    药材名称麻雀脑拼音Má Què Nǎo别名家雀脑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伤。用法用量外涂。摘录《全国

  • 盾翅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翅藤药材名称盾翅藤拼音Dùn Chì Ténɡ别名吼盖贯(傣语)来源金虎尾科盾翅藤Aspidopteris obcordata Hemsl.,以藤入

  • 锦线镖

    药材名称锦线镖别名锦标草、金线镖、银叶委陵菜、红地榆[四川盐源]来源蔷薇科锦线镖Pptentilla leuconata D. D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黄栌根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药材名称黄栌根拼音Huánɡ Lú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