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牛肚

牛肚

《中药大辞典》:牛肚

药材名称牛肚

拼音Niú Dǔ

别名牛百叶(《本草拾遗》),牛膍(《纲目》)。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水牛

性味①《日用本草》:"味甘,平。"

②《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益脾胃。治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

①《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

②《本草拾遗》:"牛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

③《日用本草》:"和中,益脾胃。"

④《本草蒙筌》:"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⑤《纲目》:"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肚

药材名称牛肚

拼音Niú Dǔ

英文名Ox tripe, Water Buffalo tripe

别名牛百叶、牛膍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胃。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剖腹取出胃,漂洗干交,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化学成分黄牛胃每100g含水分81g,蛋白质14.8g,脂肪3.7g,灰分0.5g;钙22mg,磷84mg,铁0.9mg,硫胺素(thiamine)0.04mg,核黄素(riboflavine)0.20mg,烟酸(nicotinic acid)3.6mg。此外,尚含胃泌素(gastrin),胃蛋白酶(pepsin)等。

药理作用小牛胃肠粘膜提取物灌胃,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显着才抑制作用,并能使腺胃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着上升。实验结果表明,胃肠粘膜提取物对急性胃粘膜病变,有预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牛胃粘膜也可用于提取胃泌素、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稳定因子,它们的药理作用见“猪肚”条。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虚赢;健脾胃。主病后虚赢;气血不足;消渴;风眩;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食疗本草》:主消渴,风眩,补五脏,以醋煮食之。

2.《本草拾遗》:牛肝和腹内百叶(即重瓣胃)作生,姜、醋食之,主热气,水气,丹毒,解酒劳。

3.《日用本草》:和中,益脾胃。

4.《本草蒙筌》:健脾胃,免饮积食伤。

5.《纲目》: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舌头

    药材名称牛舌头拼音Niú Shé Tou别名苣荬菜(《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荬(《广州植物志》),山苦荬(《广西中草药》),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药材名称地核桃拼音Dì Hé Tɑo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出处《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

  • 水葫芦七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七药材名称水葫芦七拼音Shuǐ Hú Lu Qī别名登云鞋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葫芦七的根。夏、秋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体有短毛。块根

  • 黄花仔

    药材名称黄花仔拼音Huánɡ Huā Zǎi别名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粘毛黄花稔或心叶黄花稔的叶或根。原形态①粘毛黄花稔多

  • 山牵牛

    药材名称山牵牛拼音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巢腺山牵牛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adenophora W. W. Smi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土丹参

    药材名称土丹参拼音Tǔ Dān Sh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荞麦地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杂质,晒干。

  • 牛舌草

    《中药大辞典》:牛舌草药材名称牛舌草拼音Niú Shé Cǎo出处《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蓼科植物齿果酸模的叶。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米左右,多分枝。叶互生,具柄;叶长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

  • 樱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樱桃药材名称樱桃拼音Yīnɡ Táo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性味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