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油炸木

油炸木

药材名称油炸木

拼音Yóu Zhà Mù

别名牛瘦鞭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hainanense Merr.et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海南荚蒾常绿灌木,高达3m。当年小枝四方形,连同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二年生枝紫褐色或灰褐色,圆筒状,无毛。叶对生;叶柄长3-6mm;叶亚革质,叶片长圆形、宽长圆状被针形或椭圆形,长3.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尖,基部阔楔形或有时圆形,全缘或中部以上具2-3对疏离的小齿,上面稍光亮,两面无毛或下面中脉和侧脉被显状毛,有黑色或栗褐色腺点;侧脉4-5对,基部一对伸长而作离基三出脉状,小脉近横列,上面显着。夏伞形式聚伞花序顶生,直径2-4cm,总花梗短,第1级辐射枝4-5条;花芳香;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上;萼筒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径约4mm;雄蕊5,高出花冠。核果卵形,长4-6mm,宽4-5mm,熟时红色,显压扁状;核扁圆形,背面凸起,腹面深凹。花期4-7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灌丛或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痢疾;尿路感染;蛇咬伤;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米饭花

    药材名称米饭花拼音Mǐ Fàn Huā别名董拉把[侗族语]来源杜鹃花科米饭花Vaccinium sprengelii (Don)Sleumer,以果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消

  • 猪鬃凤尾蕨

    药材名称猪鬃凤尾蕨拼音Zhū Zōnɡ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Bristled Brake别名还阳草、猪毛草、金鸡尾、锯锯草、凤尾蕨、细凤尾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念珠根黄芩

    药材名称念珠根黄芩拼音Niàn Zhū Gēn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食珠根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moniliorrhiza Kom.采收和储藏:

  • 酸模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模药材名称酸模拼音Suān Mó别名山菠菜、野菠菜、酸溜溜、牛舌头棵、水牛舌头,田鸡脚来源蓼科酸模属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蛇莓根

    《中药大辞典》:蛇莓根药材名称蛇莓根拼音Shé Méi Gēn别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内

  • 小九头狮子草

    药材名称小九头狮子草拼音Xiǎo Jiǔ Tóu Shī Zi Cǎo别名绣球藤;铁线牡丹、小九股牛、回龙草、白木通、细木通来源药材基源:毛茛铁线莲,草质或半灌木状藤本,长0.5-4m。根短而粗壮,本

  • 篱笆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篱笆竹药材名称篱笆竹别名类芦、石珍茅、飞竹叶、聊箭杆子、假芦来源禾本科篱笆竹Neyraudia reynaudiana (Kunth) Keng,以嫩苗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以南,

  • 防己

    《中国药典》:防己药材名称防己拼音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浙江]、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

  • 宽叶荨麻

    药材名称宽叶荨麻别名螫麻、哈拉海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宽叶荨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以全草、根和种子入药。夏季茎叶茂盛时割取地上全草,去杂质,切段,鲜用或晒干。根和种子在秋

  • 黄蜀葵叶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叶药材名称黄蜀葵叶拼音Huánɡ Shǔ Kuí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叶片。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