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油柑叶

油柑叶

《中药大辞典》:油柑叶

药材名称油柑叶

拼音Yóu Gān Yè

别名丝叶(《岭南采药录》),余甘子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柑叶片,夏、秋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庵摩勒"条。

化学成分余甘子酸,蛇麻脂醇,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没食子酸,3,6-二没食子葡萄糖,鞣料云实精,诃黎勒酸,诃子酸,葡萄没食子鞣甙。

性味《陆川本草》:"甘酸,性寒。"

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疔疮,痔漏。

①《岭南采药录》:"患疳疗毒。煎水洗。"

②《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③《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湿疹,皮炎:余甘子叶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水肿,皮肤湿疹,毒蛇咬伤:油甘子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油柑叶

药材名称油柑叶

拼音Yóu Gān Yè

英文名Leaf of Emblic Leafflower

别名丝叶。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lyllanthus emblica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yllanthus emblic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余甘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薄而易脱落,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2列,密生,极似羽状复叶;近无柄;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cm,宽3-5mm。花簇生于叶腋,花小,黄色;单性,雌雄同株,具短柄;每花簇有1朵雌花,每花有花萼5-6片,无瓣;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雄蕊3,合生成柱;雌花花盘杯状,边缘撕裂状,子房半藏其中。果实肉质,径约1.5cm,圆而略带6棱,初为黄绿色,成熟后呈赤红色,味先酸涩而后回甜。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余甘子酸(Amlaicacid),蛇麻脂醇(Lupeol),β-谷甾醇,并没食子酸(Ellag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3,6-二没食子葡萄糖(3,6-Digalloylglucose),鞣料云实精(Corilagin),诃黎勒酸(Chebulagic-acid),诃子酸(Chebulinicacid),葡萄没食子鞣甙(Glucogallin)。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口疮;疔疮;湿疹;皮炎;水肿;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患疳疔毒。煎水洗。

2.《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3.《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灵砂

    药材名称灵砂拼音Línɡ Shā别名二气砂、神砂、平口砂、马牙砂、人造朱砂出处灵砂,宋代唐慎微首先将其着录于《证类本草》,据所载炼制方法:“用水银一两,硫黄六铢,细研,先炒作青砂头,后入水火既济炉,抽

  • 金丝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木通药材名称金丝木通拼音Jīn Sī Mù Tōnɡ别名山棉花、风藤草来源为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金毛铁线莲Clematis chrysocoma Franch.,以根、

  • 辉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辉葱药材名称辉葱别名宗娃[藏名]来源百合科辉葱Allium splendens Willd.,以全草、籽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全草:发散风寒,止痢。主治感冒头痛,

  • 海鳗头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原形态海鳗

  • 菟葵

    药材名称菟葵拼音Tú Kuí别名莃(《尔雅》),天葵(《本草图经》),棋盘菜(《植物名实图考》),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菟葵的茎叶。夏、秋采收。

  •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别名四棱草来源龙胆科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

  • 岩莴苣

    《中药大辞典》:岩莴苣药材名称岩莴苣拼音Yán Wō Jù别名锈草、岩枇杷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岩莴苣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生叶4~6枚,有肉质叶柄

  • 老白花

    《中药大辞典》:老白花药材名称老白花拼音Lǎo Bái Huā别名白花羊蹄甲(《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红花紫荆,红紫荆、弯叶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埋修(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 驴耳朵草

    药材名称驴耳朵草别名狗舌头、狗舌头草、驴耳朵来源菊科风毛菊属植物驴耳风毛菊Saussurea glomerata 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外用

  • 榆树

    药材名称榆树拼音Yú Shù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来源榆科榆属植物榆Ulmus pumila L.,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