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桑瘿

桑瘿

《中药大辞典》:桑瘿

药材名称桑瘿

拼音Sānɡ Yǐnɡ

出处《百草镜》

来源老桑树上的结节

功能主治《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复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以陈米醋磨服,取泻。泻后,急服补中益气汤。(《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桑瘿

药材名称桑瘿

拼音Sānɡ Yǐnɡ

出处出自《百草镜》:桑老则树生瘦,其状如瘤,用刀斫下,阴干入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老树上的结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

采收和储藏:冬季桑树修枝时,锯取老桑树上的瘤状结节,趁鲜时劈成不规则小块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外,多为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表面灰棕色,有浅棕色点状突起的皮孔。质坚韧,不易折断,劈面黄白色,木纹较细密,有的髓部中空或为朽木状,棕褐色。气微,味淡。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温;止痛;消肿。主风温痹痛;胃痛;鹤膝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酒浸、醋磨服。

复方治老年鹤膝风:桑树上结累一块, 以陈米醋磨服,取泻。泻后,急服补中益气汤。 (《岭南采药录》)

各家论述《百草镜》:去风痹诸湿。浸酒用,治胃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多孔菌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 紫竹根

    《中药大辞典》:紫竹根药材名称紫竹根拼音Zǐ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紫竹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紫竹,又名:乌竹(《汝南圃史》),黑竹(《草木便方》),水竹子。秆高3

  • 鲐鱼

    药材名称鲐鱼拼音Tái Yú英文名Mackerel别名鲐、鲭、青花鱼、油胴鱼、鲐巴鱼、油筒鱼、青川、青占、花鱼鳀、花鲱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鲭科动物鲐鱼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太白针

    药材名称太白针拼音Tài Bái Zhēn别名太白鹿角、地蓬草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细石蕊Cladonia gracilis (L.)Willd.,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

  • 大青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药材名称大青盐拼音Dà Qīnɡ Yán别名青盐、石盐、戎盐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

  • 香果脂

    药材名称香果脂英文名OLEUM LINDERAE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香果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的成熟种仁压榨提取得到的固体脂肪,或成熟种子压榨提取的油脂经氢化后精制而成。性状本

  • 方叶五月茶

    药材名称方叶五月茶拼音Fānɡ Yè Wǔ Yuè Chá英文名quadrate lobe Antidesma别名田边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方叶五月茶的叶。拉丁植物动

  • 刀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刀灰树药材名称刀灰树别名光叶山矾、滑叶常山来源山矾科刀灰树Symplocos lancifoli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甘,平。功能主

  • 木半夏果实

    药材名称木半夏果实拼音Mù Bàn Xià Guǒ Shí别名四月子、野樱桃、棠台、麦粒团、羊奶子、判渣、、石滚子、芦都子、牛脱。出处1.木半夏始载于《本草拾遗》“胡颓子”条下,云:“又有一种大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