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抚松乌头

抚松乌头

药材名称抚松乌头

拼音Fǔ Sōnɡ Wū Tóu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抚松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usungense 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抚松乌头,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无秘或疏被短伏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中部以上茎生叶有短柄,长0.3-3cm;叶片圆五角形,长4-9cm,宽4.5-11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卵状菱形,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线形,宽2-3mm,侧全裂片不等2深裂,上面有短伏毛,下面无毛。总状花序稍呈伞房状,有8-11朵花,花序轴无毛;花梗长3.5-8cm,中部以上被开展的短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之下,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蓝色,外面有疏短柔毛;上萼片盔形,高1.5-2cm,自基部至喙长1-1.4cm,下缘凹,侧萼片长约1.3cm,下萼片长约1.4cm,稍不等大;花瓣2,无毛,瓣片宽约4mm,唇长约5mm,末端2浅裂,距长约1.5mm,向后下方弯曲;雄蕊多数,无毛,花丝有2齿或全缘;心皮5,无毛。蓇葖果。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70m一带的山地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抚松。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刺桐花

    药材名称刺桐花拼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天中记》)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功能主治《本草图经》:"主金疮,止血。"用法用量外用:研

  • 胆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胆木药材名称胆木拼音Dǎn Mù别名乌檀、山熊胆、熊胆树来源茜草科乌檀属植物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以枝、干、皮入药

  • 人面子叶

    药材名称人面子叶拼音Rén Miàn Z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 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ntomelon

  • 毛杨梅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结合栽培

  • 软骨过山龙

    药材名称软骨过山龙别名三叶木通、沙叶铁线莲来源毛茛科软骨过山龙Clematis meyeniana Walp. var.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大粘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粘药药材名称大粘药拼音Dà Nián Yào别名土升麻、大榄、红雾水葛、青白麻叶、籽藤来源荨麻科大粘药Pouzolzia sanguinea (Bl

  • 灰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叶药材名称灰叶拼音Huī Yè别名野蓝靛[广东]、野青树、假靛青、山青来源豆科灰叶属植物灰叶Tephrosia purpurea (L.) Pers.,以根、茎、叶入药

  •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药材名称拐棍竹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性味甘、淡,寒。

  • 铁树果

    《中药大辞典》:铁树果药材名称铁树果拼音Tiě Shù Guǒ别名凤凰蛋(《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凤尾蕉叶"

  • 灵芝

    《中国药典》:灵芝药材名称灵芝拼音Línɡ Zhī英文名GANODERMA别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