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异穗卷柏

异穗卷柏

药材名称异穗卷柏

拼音Yì Suì Juǎn Bǎi

英文名Extensive Spikemoss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异穗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heterostachys Ha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茎匍匐,长约50cm。叶二型,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侧叶斜卵形,长2.5-4mm,宽1.5-2mm,基部不相等,先端渐尖或钝,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齿;中叶薄纸质,狭卵形,长2-2.5mm,宽0.8-1mm,基部不等,先端长渐尖或呈芒状,边缘有不明显的白色膜质狭边及小齿。孢子囊穗单生小枝顶端,少为2个,长0.6-1.5mm;孢子叶二型;侧叶较小,宽卵形,长1.5-2mm,宽0.8mm,先端突尖呈尾状,膜质;中叶较大,卵形,长2.5-3mm,宽约1mm,先端渐尖,薄纸质。大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小孢子囊近球形,生在囊穗基部以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微涩;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蛇咬伤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玉米花

    药材名称玉米花拼音Yù Mǐ Huā别名玉蜀黍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雄花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

  • 麻楝

    药材名称麻楝拼音Má L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麻楝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剥取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 金丝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杜仲药材名称金丝杜仲拼音Jīn Sī Dù Zhònɡ别名棉杜仲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云南卫矛Euonymus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皮

  • 地肤苗

    《中药大辞典》:地肤苗药材名称地肤苗拼音Dì Fū Miáo出处《别录》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性味苦,寒。①《本草图经》:"叶:苦,寒,无毒。"②《救荒本

  • 玉蜀黍叶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药材名称玉蜀黍叶拼音Yù Shǔ Shǔ Yè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

  • 独角芋

    药材名称独角芋拼音Dú Jiǎo Yù别名红半夏、石芋头、红水芋、红芋头、珍珠莫玉散、五彩芋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花叶杯芋的块茎。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扁

  • 老虎耳

    药材名称老虎耳拼音Láo Hǔ ěr别名山继谷、棒丝花、棒红花、白腊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中华锥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采收和储藏:7

  • 金刚口摆

    《中药大辞典》:金刚口摆药材名称金刚口摆拼音Jīn Gānɡ Kǒu Bǎi别名黄栀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海桐科植物狭叶海桐的果实或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

  • 穿心莲

    《中国药典》:穿心莲药材名称穿心莲拼音Chuān Xīn Lián英文名HERBA ANDROGRAPHIS别名榄核莲、一见喜、斩舌剑、苦草、苦胆草、四方草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圆锥须

  • 柞木

    药材名称柞木拼音Zhà Mù别名柞树、蒙子树根、蒙子刺根、葫芦刺、凿树、刺柞、鼠木来源大风子科柞木属植物柞木Xylosma japonicum (Walp.)A. Gray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