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豆

岩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豆

药材名称岩豆

拼音Yán Dòu

来源豆科千斤拔属植物水边千斤拔Moghania fluminalis (Clarke ex prain)Li [Flemingia fluminalis Clarke ex Prain],以根、茎入药。根、茎四季可采,夏季采叶,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行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阑尾炎,白带。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豆

药材名称岩豆

拼音Yán Dòu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种植物水边千斤拔根、茎。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达50厘米。幼枝密被褐色毛。单叶互生;叶片狭矩圆形,长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边全缘,下面密生黑色脓点;叶柄密被毛;托叶早落。聚伞花序小,每1聚伞花序隐藏于大苞片内;贝状苞片2列,顶端微块,两面被毛,紫色;萼片卵形,在最下面的一片与其他4片几等长。荚果,矩圆状椭圆形,褐色,密被毛。花期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于沟边潮湿处、江边沙滩上。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性温,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行血,除湿。治风湿关节痛,体虚白带,慢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野丁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野丁香叶药材名称毛野丁香叶拼音Máo Yě Dīnɡ Xiānɡ Yè别名石楠叶[云南昆明]来源茜草科毛野丁香叶Leptodermis pilosa (Fra

  • 心叶黄花仔

    药材名称心叶黄花仔拼音Xīn Yè Huánɡ Huā Zǎi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

  • 柳杉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杉药材名称柳杉拼音Liǔ Shān别名长叶柳杉、宝树、沙罗树、孔雀杉来源杉科柳杉属植物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

  • 细枝柃

    药材名称细枝柃拼音Xì Zhī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枝柃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loquaiana Dun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细枝柃 灌木或小

  • 珍珠莲根

    药材名称珍珠莲根拼音Zhēn Zhū Li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彭子"条。功能主治治乳痈,慢性关节痛风。复方①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锡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锡叶藤药材名称锡叶藤拼音Xī Yè Ténɡ别名涩叶藤、糙米藤、水车藤来源五桠果科(锡叶藤科)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酸模叶橐吾

    药材名称酸模叶橐吾拼音Suān Mó Yè Tuó Wú别名独叶草、大独叶草、化血丹来源菊科酸模叶橐吾Ligularia lapathifolia (Franc

  • 红椽木子

    药材名称红椽木子拼音Hónɡ Chuán Mù Zǐ出处出自《陆川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刺栲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hystrix A.DC.采收和储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