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少花柏拉木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

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

英文名Dunn Blastus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auciflorus (Benth.) Guli-laum. [Allomorphia pauciflra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高约70cm。茎圆柱形,多分枝,被微柔毛及黄色小腺点,叶对生,叶柄长4-10cm,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叶片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钝至圆形,有时略偏斜,长3.5cm,宽1.3-2.3cm,叶两面均密被黄色小腺点;近全缘或具极细的小齿;基出脉3-5。花两性,4数;由聚伞花序组成小圆锥花序,顶生,密被微柔毛及疏小腺点;苞片不明显;花梗与花萼均被黄色小腺点;花萼漏斗形,具四棱,具四棱,裂片短三角形,长不到1mm;花瓣粉红色至紫红色,先端急尖,偏斜;花丝多少被微柔毛,花药弯曲;子房半下位,先端具4小突起。蒴果椭圆形,为宿存萼所包。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等地。

性味味涩;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杀虫。主疮疖肿毒;疥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拔毒生肌的功效,用于疮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草

    《中药大辞典》: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

  • 黔羊蹄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黔羊蹄甲药材名称黔羊蹄甲拼音Qián Yánɡ Tí Jiǎ别名马蹄叶来源豆科黔羊蹄甲Bauhinia lecomtei Gagnep.,以叶、根入药

  • 干檀香叶

    药材名称干檀香叶拼音Gān Tán Xiā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htia

  •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药材名称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

  • 龙船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船花药材名称龙船花拼音Lónɡ Chuán Huā别名百日红、映山红、红缨树来源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

  • 野茉莉

    药材名称野茉莉别名木香柴、野白果树、山白果来源安息香科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以花、虫瘿内白粉、叶、果入药。生境分部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西至云南、

  • 紫泡

    药材名称紫泡拼音Zǐ Pào别名栽秧泡、硬枝黑琐莓、覆盆子、红刺泡、黑托盘、多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紫泡Rubus foliolosus D. Don,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四川、西

  • 小石蝴蝶

    药材名称小石蝴蝶拼音Xiǎo Shí Hú Dié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小石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rocosmea minor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