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旋花

小旋花

药材名称小旋花

拼音Xiǎo Xuán Huā

别名彩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银灰旋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volvulus ammannii Des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银灰旋花多年生草本,高2-15cm。根茎短,木质化;茎少数或多数,平卧或上升,枝和叶密被贴生的银灰色绢毛。单叶互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2cm,宽1-5mm,先端锐尖,基部狭窄。花单生枝端,具细花梗;萼片5,长4-7mm,外要片长圆形,内萼片较宽,椭圆形,密被贴生的银色毛;花冠小,漏斗状,淡玫瑰色或白色带紫色条纹,有毛,5浅裂;雄蕊5,较花冠短,花丝基部稍扩大;雌蕊无毛,较雄蕊稍长;子房2室,花柱2裂,柱头乙线形。蒴果球形,2裂。种子2-3颗,卵圆形,光滑,具喙,淡褐红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草地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长2-12cm,地上部分被银灰色丝状毛。根茎短,木质化。茎多分枝,细弱而弯曲;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多皱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狭披针形,长1-2cm,先端尖,基部狭;无柄。花小,单生于枝端,具细花梗;花冠漏斗状,淡紫色或白色。蒴果球形,2裂。种子2-3颗,卵圆形,淡褐红色,光滑。气微,味辛。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解表;止咳。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常山

    《中国药典》:常山药材名称常山拼音Chánɡ Shān英文名RADIX DICHROAE别名黄常山、鸡骨常山、鸡骨风、风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叶]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 金钱木根

    《中药大辞典》:金钱木根药材名称金钱木根拼音Jīn Qián Mù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原形态铜钱树,又名:马鞍秋(《思南府志》)。落叶乔木,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

  • 土桂皮

    药材名称土桂皮拼音Tǔ Guì Pí别名土肉桂、假桂皮、小粘药、山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钝叶桂和大叶桂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nnamomun bejolghota(Buch.Ham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地枇杷

    药材名称地枇杷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岩莴苣

    《中药大辞典》:岩莴苣药材名称岩莴苣拼音Yán Wō Jù别名锈草、岩枇杷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岩莴苣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生叶4~6枚,有肉质叶柄

  • 山丹

    药材名称山丹拼音Shān Dān别名红百合、连珠(《日华子本草》),川强瞿(《通志》),红花菜(《纲目》),红花百合(《随息居饮食谱》),山百合(《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

  • 甜叶菊

    药材名称甜叶菊拼音Tián Yè Jú英文名sweet Stevia别名甜茶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uia rebaudiana (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