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五彩苏

小五彩苏

药材名称小五彩苏

拼音Xiǎo Wú Cǎi Sū

别名小洋紫苏金耳环、盆上金耳环五色草、假紫苏、洋紫苏、金钱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scutellarioides(L.)Benth.var.crispipilus(Merr.)H.Keng[C.pumilus Blanco]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五彩苏,直立或上升草本,高20-30cm。茎通常紫色,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cm ,被笛柔毛;叶片形状、大小及色泽变异较大,通常卵圆形,长4-12.5cm,宽2.5-9cm,先端犯,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两面被微柔毛,下面有红褐色腺点。轮伞花序多花,排列成简单或具分枝的总状圆锥花序,长5-25cm,花梗及序轴被微柔毛;苞片宽卵圆形,长2-3mm,先端尾尖,外面被柔毛及腺点,脱落;花萼钟形,长2-3mm,外面被短硬毛及腺点,果时增大考勤达7mm,上唇3裂,中裂片比下唇短,宽卵圆形,侧裂片短小,约为中裂片之半,下唇长方形,先端具2齿;均此级毛;花冠紫色或蓝色,长8-13mm,上唇短,直立,4裂,下唇长,舟形;雄蕊4,内藏,花丝下部合生成鞘状,包围花柱基部;花柱比雄蕊长,伸出,柱头2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宽卵圆形,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溪旁、路边、田野、山地、草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藤根

    《中药大辞典》:铁藤根药材名称铁藤根拼音Tiě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15米。幼枝有平贴亮棕色短柔毛,后

  • 大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药材名称大沙叶拼音Dà Shā Yè别名大叶满天星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

  • 土田七

    《中药大辞典》:土田七药材名称土田七拼音Tǔ Tián Qī别名姜三七、竹叶三七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姜科植物土田七的块茎。秋、冬、春采挖根茎,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拔毒草

    药材名称拔毒草拼音Bá Dú Cǎo别名筋骨草、散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籽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macrosperma Wall. Ex Benth.采收和储藏:2-

  • 糖芥

    《中药大辞典》: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羊奶子

    药材名称羊奶子拼音Yánɡ Nǎi Zǐ别名四月子、牛奶子、木半夏来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多花胡颓子Elaeagnus multiflora Thunb.,以根、叶、果入药。春采叶,夏采果,

  • 水芋

    药材名称水芋拼音Shuǐ Yù别名水葫芦、水浮莲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芋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apalustrisL.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 中华蹄盖蕨

    药材名称中华蹄盖蕨拼音Zhōnɡ Huá Tí Gài Jué英文名Chinese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

  • 杨梅核仁

    《中药大辞典》:杨梅核仁药材名称杨梅核仁拼音Yánɡ Méi Hé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 雪山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山一支蒿拼音Xuě Shān Yì Zhī Hāo别名朋阿那布罗玛查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9~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