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孩儿草

孩儿草

《中药大辞典》:孩儿草

药材名称孩儿草

拼音Hái ér Cǎo

别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甴曱草、黄蜂草(《广东中药》Ⅱ),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爵床科植物孩儿草全草。由夏至冬,均可采收。

原形态披散、多分枝草本。叶小,生于下部的卵形,长约2厘米,生于上部的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约4厘米;叶柄长3~4厘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近无柄或具柄,长约2.5厘米,直径约6毫米,花偏于一侧;苞片2列或4列,2列的常无花,无花的苞片椭圆形,长约4毫米,直径约2毫米,稍有边;有花的苞片圆形,锐尖,有薄膜质的边,背和边均被毛;萼长约2毫米,5深裂,裂片披针形,被毛;花冠白色至蓝色,稍长于萼,2唇形,上唇先端凹入,下唇3裂;雄蕊2,花药2室;子房有胚珠4颗。蒴果卵形或矩圆形,长约3毫米。花期冬至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坡地,村边之草地上。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高约30余厘米,茎细稍硬,径约2~3毫米,暗绿褐色或黄白色,有纵皱纹,近基部数节着生细根,节部稍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髓部呈针孔状,木部质轻,白色。叶对生,青绿色或灰绿色,常脱落。穗状花序,花偏于一侧,多数脱落;苞片绿色或黄绿色而有膜质边缘。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凉。

①《广东中药》Ⅱ:"甘,平,微凉。"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消积止痢。治肝炎,急性结合膜炎,小儿食积,痢疾,颈淋巴结结核。

①《岭南采药录》:"消小儿食积,清肝火,与白芍功用相同。"

②《广东中药》Ⅱ:"明目,止痢。"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平肝清热,消积导滞。治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炎,急性结合膜炎,感冒,喉痛,颈淋巴结结核,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复方治节肿,毒蛇咬伤:用孩儿草三至五钱,水煎服:并用鲜全草捣烂外敷,蛇伤敷伤口周围。(《广西本草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孩儿草

药材名称孩儿草

拼音Hái ér Cǎo

英文名Herb of pectinate rungia

别名蓝色草、由甲草、黄峰草、子哥利、红鼻王、火炭草、四方梗、鱼尾草、积药草、土夏顶替草、疳积草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孩儿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ngia pectinata (L.) Nees [Justicia pectinata L.; Rungia paruiflora auct .non Nees ;Rungia parui-flora (Retz.) Nees var.pectinata (L.)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冬季采收,洗净,鲜胜或晒干。

原形态孩儿草 一年生细弱草本,高达50cm,全株被毛。茎上部多分枝,茎下部斜卧,节部稍膨大,带紫红色。叶对生;叶柄长3-4mm;叶片椭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5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2.5cm,粗约6mm,花偏生于一侧;苞片2型,有花的苞片倒卵状椭圆形,长约3mm,背面短柔毛,具宽膜质边缘和睫毛,无花的苞片椭圆状年欢喜形,作萞齿状排列;小苞片2;花白色带淡紫色;萼5裂,裂片狭披针形;花冠长约4.5mm,二唇形,上唇先端凹,下唇3浅裂;雄蕊2,花药2室药室不等高,较低的1室具小距;小房有胚珠4。蒴果卵形或长圆形,长约3mm,开裂时胎座自蒴底弹起。种子4颗,扁圆形,黑褐色。花期11月-翌年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边、坡地、村边之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细而稍硬,有分枝,青绿色,直径约2mm,表面有纵向纹理,近基部的数节基上着生细须根,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骨部针孔状。叶对生,青绿色,完整者展平后呈狭披针形,长3-5cm,宽1-2cm,全缘,具短叶柄。穗状花序短,顶生或腋生,压扁,形似蟑螂,青绿色。蒴果卵形或长圆形,长约3mm。每室有种子2颗。气微、味淡。

以叶多、带花穗;青绿色者为佳。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归经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消积滞;泻肝火;清湿热。主小儿食积;目赤肿痛;湿热泻痢;肝炎;瘰疬痈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治节肿,毒蛇咬伤:用孩儿草三至五钱,水煎服;并用鲜全草捣烂外敷,蛇伤敷伤口周围。(《广西本草选编》)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消小儿食积,清肝火,与白芍功用相同。

2.《广东中药》Ⅱ:明目,止痢。

3.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平肝清热,消积导滞。治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炎,急性结合膜炎,感冒,喉痛,颈淋巴结结核,疖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山虎

    药材名称巴山虎拼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

  • 锅粑

    药材名称锅粑拼音Guō Bā别名饭焦、焦锅粑来源米饭贴锅烧成焦黄色者。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厚肠胃,助消化。饭食成积,伤寒食复(病后消化障碍,食积腹痛)。焦锅粑炒成炭,研细末,每服1~2钱,温水送服

  • 僵蚕

    药材名称僵蚕拼音Jiānɡ Cán英文名BOMBYX BATRYTICATUS别名白僵蚕、僵虫、天虫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

  • 绿叶五味子

    药材名称绿叶五味子拼音Lǜ Yè Wǔ Wèi Zǐ别名内风消、小血藤、过山风、自钻、风沙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绿叶五味子的藤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viridisA

  • 胡桃青皮

    《中药大辞典》:胡桃青皮药材名称胡桃青皮拼音Hú Táo Qīnɡ Pí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

  • 姜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味草药材名称姜味草拼音Jiānɡ Wèi Cǎo别名小香草、小姜草、小香薷来源唇形科姜味草属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Benth.的全草。春夏采收

  • 石上瓜子菜

    药材名称石上瓜子菜拼音Shí Shànɡ Guā Zǐ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东南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lfredii Hance[S.formosanum N.E.

  • 条裂山莴苣

    药材名称条裂山莴苣来源菊科条裂山莴苣Lactuea indica L. ssp. laciniata (Houtt.) Steb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山西、河北、陕西、山东、浙江。功能主

  • 构树

    药材名称构树拼音Gòu Shù别名楮实子、楮树、沙纸树、谷木、谷浆树来源桑科楮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以乳液、根皮、树皮、叶

  • 乔木刺桐

    《全国中草药汇编》:乔木刺桐药材名称乔木刺桐拼音Qiáo Mù Cì Tónɡ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